□本报记者 金国栋
“黄老师几乎每周都会到我们的种羊场进行技术指导和试验研究,为我们湖羊的规模化养殖出了不少力。”近日,记者来到桐乡市种羊场,该市龙翔街道农经中心兽医师蒋柏荣一说到黄老师便竖起大拇指。
这位黄老师便是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教授黄利权。记者在桐乡市种羊场见到他时,他穿着白大褂,正在讲一堂关于湖羊养殖的技术培训课,听课的并不是浙大的学生,而是当地10多名畜牧兽医专管员。
据了解,湖羊养殖业是桐乡市重要的畜牧产业,饲养量常年保持在80万头左右。但是因为传统湖羊养殖方法落后,饲养周期长等特点,养殖效益并不是很高。“黄老师刚来没多久,就和我们一起走访湖羊养殖户,逐一了解规模养殖遇到的难题。”桐乡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蔡翼虎告诉记者,在得知羔羊存活率偏低的问题后,黄利权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并着手补料配方。随后持续两个月的羔羊早期补料试验获得成功,同时也解决了桐乡市规模养羊羔羊存活率低的问题。截至2013年底,这一配方共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150万元。
“用了黄老师的羔羊补料方法之后,羔羊的存活率至少提高了三成。”该市种养场的朱师傅提到黄利权,就禁不住露出了笑脸。现在种羊场里有300多头种羊,都采用了羔羊早期补料方式,原本羔羊需要两个半月才断奶,现在缩短到了50天左右,而且抵抗力也明显提高了。
蔡翼虎说,黄利权作为桐乡市首批大院名校科技特派员中的一员,为该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湖羊的规模化养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既然做了科技特派员,就要把工作做好。”黄利权说,今年,他将继续深入研究湖羊产业化发展新技术,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为当地湖羊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