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丽
农村青年创业情况调查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素有“四省通衢”的美誉。全市下辖6个县(市、区),共有人口253万,其中18-35周岁农村青年有50多万人。随着衢州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为深入掌握农村青年创业的第一手资料,为领导决策部署提供参考,笔者对衢州市6个县(市、区)的132位创业青年进行了走访和专题调研。
一、农村青年创业的基本特点
创业主体比较多元。随着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农村创业青年主体日趋多元化,外出回乡农民工(29.6%)、务农青年(24.2%)、大中专院校毕业生(19.6%)成为农村创业青年的主力军。很多创业青年认为“二产要资金、三产要技术”,准入门槛及硬件储备要求较高,农业因门槛低而成为普通青年的创业首选,城镇青年(9.8%)逆势赴农村创业也成为很好的佐证。
创业青年学历较高。从农村创业青年的受教育现状看,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所占比例最高,达36.4%,大专和大学为28.8%、18.2%,而初中以下的为零。这也是近年来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成果。
创业领域较为集中。大部分青年认为种植和养殖具备上手快、资金技术要求低、风险较小等优势,是初步创业的理想领域。这也反映出当下农村青年创业的思维惯性,“不管赚多赚少,先干起来再说”。而一些竞争优势更明显、发展前景更广阔的领域,如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青年往往涉足较少。
创业规模有待提高。农村创业青年的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占总数的83.4%,且年产值较高的大部分是创业10年以上的“老青年”和“农二代”。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是所有农村创业青年面临的课题。
二、农村青年创业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看,农村创业青年要面对政策信息获取滞后、创业融资困难、缺乏创业远景规划、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以创业融资为例,小额贷款是农村青年解决创业资金困难的首选途径,但该项贷款手续较多、额度不高,与商业贷款相比,还贷周期和利率并无任何优势,对于很多初创青年来说,小额贷款有鸡肋之嫌。
三、做好农村青年创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引导农村青年“想创业”。加大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力度,组织创业优秀青年代表作巡回报告,增强广大青年的创业创新意识。通过开展创业创新“十大杰出青年”、一村一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村村都有好青年”等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创业典型,使广大农村青年学有榜样、干有动力。
培育农村青年“会创业”。加强农村青年创业培训,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实践,组织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青年岗位能手”评比、专长技能鉴定、“青年创意创业项目大赛”、“一村一品”包装设计大赛等活动,为农村青年学习技能和创业实践提供平台,营造氛围。
帮助农村青年“创成业”。
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在金融、税收、工商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创业青年的扶持力度,探索适合农村青年创业、可操作性强的贷款方式。积极推荐创业项目,建立以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收效快为项目特点,以代加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农业合作生产等为主要行业的青年创业项目库。大力培育优秀项目,通过开展创业项目大赛,发现、宣传、扶持一批优秀的青年创业项目。同时,对农村青年的创业项目进行风险、信用、收益评估,进一步降低农村青年创业风险。加强创业指导,开展创业导师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帮助分担农村青年的创业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作者单位:衢州团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