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让梦想在田野上绽放

——记玉环县清港镇前赵村大学生“村官”陈国

  在玉环县清港镇前赵村,一提起大学生“村官”陈国,村民们就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在前赵村担任“村官”5年的陈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踏实做事、倾情服务,赢得了全村村民的赞赏。
为村民致富出谋划策
  今年30岁的陈国,5年前从河南开封大学毕业。与大多数同学想要留在城市发展的梦想不一样,陈国决定回家乡发展。通过考试,他顺利地当上了赵前村的驻村“村官”。
  从城市到农村,从学生到“村官”,陈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他发现,思想的束缚、曾经的失败和资金的困扰让乡亲们对创业普遍存在着害怕失败的心理。
  既然选择了当“村官”,就要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陈国发现清港是农业大镇,土壤和水质适宜种植柑橘,该镇大部分村都是以种植文旦为主。
  2009年上半年,陈国经过一番市场考察,总结出相对于文旦,种植红心柚周期短、成本低、技术管理要求低,但市场价格高,且上市时间早,填补了夏秋交替之际水果市场的空档。经过一番可行性论证后,陈国觉得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好项目,于是,把这个项目推荐给了村里。村“两委”商议后,一致肯定了该项目,并把红心柚作为村里的“一村一品”进行重点开发。第一期,村集体流转了1500亩土地,全部种上红心柚,其中村集体拥有6000株,一旦有收成将成为村集体收入,为建设新农村积累资金。
  为此,陈国重新走进课堂,参加农函大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产品营销知识的学习。边学习边实践,他与农户们每天起早摸黑,以果园为家,认真钻研如何进行果树施肥、除虫、下药、松土、剪枝等。同时,他还邀请农函大教授到果园对农户进行面对面实地指导,以便大家能够快速有效掌握种植要领。他又效仿农业先进地区的经验,成立合作社,对果园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果园里的红心柚长势良好。
在创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2011年,陈国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个人名义承包村里的红心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的创业计划也得到了县领导的大力支持,县委组织部专门拨给他5万元创业基金。有了这笔资金,再通过银行贷款,首批陈国承包了1000多株红心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村里的红心柚一上市,市场反应很好,批发价一度卖到2.5元/公斤。2012年,陈国乘胜出击,承包了2000多株红心柚,实现利润30万元。2013年红心柚市场依然强劲,批发价稳定在2.5元/公斤。通过在农函大学习的农业营销知识,陈国积极开拓红心柚市场,打响品牌,努力把具有前赵村特色的产业做大做强。
  如今,陈国已深深爱上了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在就业问题上彷徨,不妨回到家乡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家乡发展添一把力!”陈国说。
吴达夫 钟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