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今年将完成2000公里

  □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如果你来到德清县乾元镇联合村,一定会被这里美丽的乡村河道所吸引:碧水映着蓝天白云,水面上通过生态浮岛技术栽种着不少水生植物,很是美观,沿着河道边的小径,村民可以来到“亲水平台”上纳凉,散步;而在新安镇舍东村,也处处可以见到干净整洁的乡村小河,河岸两边种植着美人蕉、水杉等植物,河道边采用了干砌块石、木桩等不同的生态护岸措施,既起到了防护功能,又具有美观效果。这些美丽的乡村河道正是德清县开展中小河流治理的成效。1月9日,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工作座谈会在德清召开,当地的农村中小河流整治成效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叹。
  据悉,德清自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以来,当地已整治河道156条,清淤180万立方米,投资花费过亿元。“这156条河道中,绝大多数是乡村河道,清淤和岸坡整治是我们建设的重点。”德清县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德清根据当地特色,设计了代表江南水乡、原生态、山涧溪流和城乡高品味的四个河道治理样板区,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其中的三个样板区的建设,形成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功能健全的农村河道新风貌。
  近年来,我省治水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去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同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又研究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浙江省“河长制”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明确了河道综合整治目标,并确定由6位省领导担任钱塘江等6条跨市域省级河道的“河长”。
  据悉,我省各地将进一步贯彻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以清淤疏浚和护岸护坡为重点,继续深入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加大河湖水系连通及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大河道绿化洁化美化工作力度,开展河道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平原河道清淤工作,建立河道淤积情况监测和清淤长效机制。到2017年,我省列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试点规划的21个县(市、区)、200个乡镇、2600个村的农村河道整治将全面完成,平原河网将全面清淤一遍,完成河道综合整治8000公里,其中,今年我省就将完成重点县河道整治1000公里,万里清水河道建设2000公里,新增绿化300公里。同时,我省还将围绕统筹流域与区域发展,统筹上下游、左右岸与干支流关系,统筹防洪、供水和生态保护的要求,综合施策推进河道治理项目建设,将防洪保安与生态、景观、休闲、文化等社会化功能的提升相结合,使河道充分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达到“安全”、“资源”、“环境”、“生态”的有机结合,使河道真正成为一条安全线、生态线和经济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