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茹
2013年,历经现代化浪潮冲击的浙江乡村,绘出了属于自己的多元色彩。
绿色,是奔放的化身。沃野千里绿,千山万木春,承载风雨苍黄,浙江田野大地依然迸发出强盛生命力;
红色,是灿烂的温暖。翩翩起舞的文化大礼堂,传承着历史的血脉,倾诉着浙江人共同的乡土情;
白色,是无瑕的关怀。天有大美,人有大爱,返朴的乡村如花似玉,瞬间盈满人们追随家乡的梦;
金色,是明天的向往。无垠的田埂上,踩下的是坚实的脚印,拾起的,是浙江农民切切的期盼……
2013热词:文化大礼堂
有人说,有集体生活的地方就有礼堂。礼堂,这个用于集会、观看电影和开展演出活动的场所,历经辉煌没落,如今又再次成为乡村的宠儿。
2013年,浙江将建设1000个农村文化礼堂列入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一拜老师教我读书,二拜老师教我做人……”台上,头扎发髻、身穿对襟汉服的七龄童恭敬拜师;台下,全体村民肃穆观礼。这是日前在杭州临安上田村文化礼堂内进行的学子开蒙仪式。没有人为的指挥,礼堂里涌动着对道德、文化和人性的仰慕追随之情。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飞驰,经济的发展让浙江农民不由自主地置身于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之中,但当他们转身回望家乡,渴望的仍是那条被月光洒满的乡间小路。
农民的精神家园与乡村新型共同体如何重构?临安在全省率先行动。“文化礼堂不是单纯的文化活动场所,而是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对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的这句话,上田村书记潘曙龙感触颇深。上田村礼堂的大门重新开启,放电影、儿童节演出、文艺汇演、技能培训、排舞大赛……“重要的是‘精神家园’建设,礼仪启迪着村民们对生活的感悟。”潘曙龙说。
年底,浙江建成了1300多个文化大礼堂。这1300多个“新生儿”形态迥异,各具特色。
德清洛舍镇是有名的“钢琴之乡”,文化大礼堂激活了村民们的艺术细胞。“村里几乎每个人都能弹几下,每年还有钢琴比赛。”村民张永方说,以前造钢琴是为了赚钱,现在大家腰包鼓了,更乐意自娱自乐了;
平湖花园村建起了手工布鞋坊,失传的乡村民间手艺,在文化大礼堂获得了新生;
安吉天子湖镇迂迢村的文化大礼堂里,挂着风格各异的书法、绘画作品,“白天拿锄头,晚上舞笔头”已成为迂迢村民生活的写照,文化礼堂成了他们创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天台洪畴镇明公村的文化大礼堂内,则以传统礼仪形式,举行了13名新当选村干部的就职仪式……
清泉汩汩,必有源头活水。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铸城,2013年的浙江乡村,在安详宁静、温文尔雅的气韵中,积淀着自己的全新内涵。
2013热词:美丽乡村
2013年10月9日,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桐庐召开,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向浙江取“变美真经”。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环境。到2013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已进行了整整10个年头,累计投入资金707.36亿元,3万多个行政村进行环境整治,成就了一大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桐庐环溪古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个因《爱莲说》而闻名的思想家周敦颐的后人聚居地,曾经是一副不堪入目的脏乱差景象。2008年,村里筹资700多万元实施污水和河道整治,如今环溪村面貌焕然一新,溪岸整洁、溪水清澈。过去的猪栏,变成了村里的“猪栏茶吧”,村民们在这里喝茶聊天。
东阳南马镇花园村是我省首批“最美乡村”之一。村如其名,花园村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池清水绿,拥有占地120多亩的泰山公园,如画的美景被游客们称为没有围墙的乡村旅游区。
人造就了环境,环境也反过来影响着人。10年里,乡野的泉水叮咚,乡野的风清月朗,乡野的脱胎换骨,也让浙江人逐渐领悟了“乡村为何要美丽,乡村如何更美丽”。
2013年5月6日,以“美丽田园·魅力农业”为主题的浙江休闲农业推介会在杭州举行,余姚杨梅节等25个重点农事节庆活动,钱江源生态橘海游等12条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100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被省农业厅隆重推介。
曾经面对经济大潮义无反顾冲向城市的人们,重新拾起了乡村的快乐,广袤的农田,散落的小屋,漫不经心的踱步……浙江乡村圆了都市人的还乡梦。
走在复兴之路上的浙江农村,欢歌,却从容冷静;成功,道路依然漫长。2013年12月,浙江又响亮提出,要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思路,重点突破,分步推进,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和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基本覆盖,狠抓工业转型和农业转型。
乡野的清风,一旦吹起,便不会停下……
2013热词:大病医保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旅程,也永远是人们一生中绕不开的话题。
2013年7月,东阳市画水镇许宅村80高龄的农民吴老太,高兴地领到了由该市颁发的“慢性病种医疗证”,今后,她在定点医院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20个病种时,都能按统筹基金比例报销。
加入磐安人民医院创办的农民健康俱乐部,去医院看病就可减免10%的医疗费,每年还可享受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和专家义诊。7年来,俱乐部为5000名磐安农民减免医药费35万元。
……
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是每个人的愿望。2013年4月,我省出台《浙江省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将儿童白血病等20种疾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纳入保障范畴的人群只需支付30%的医药费。
各地的县级医院,尤其是镇卫生院病人少,医疗设备不够好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因素还是高层次医务人员短缺。
大手拉小手,成长的路才会好走。2013年7月,浙江大学宣布,其麾下6家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医院将以全面托管的形式,与景宁、龙泉等欠发达县市的14家县级公立医院建立紧密型合作办医关系,“沉到基层医院”开展长期帮扶。
为充实基层医疗队伍,今年10月,浙江还面向农村社区定向培养130名中医类专业本科生,为各县培养“本土”中医人才;实行“招录与招聘并轨”模式,定向培养生按协议回到户籍所在县农村社区,服务期不少于5年。
乡村的土地,养育着每一个人;乡村的小河,流淌着亘古的情怀。当我们再一次回眺2013年的浙江乡村,才发现,成就的,是优雅安静的乡村,修行的,却是我们感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