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畜牧兽医

丽水土蜂有望“展翅高飞”

  蜜蜂产业被誉为“健康产业”、“空中农业”。养蜂是一项不占耕地、不产生污染的养殖业,除了可见的蜂蜜效益外,更是对大量的农作物进行了授粉,为农作物增产、增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3年,丽水有蜜蜂养殖户1136户,存栏蜜蜂32265箱,其中土蜂8900箱,年产蜂蜜17920吨。
  作为全国生态第一市的丽水,为蜜蜂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蜜蜂又为保护丽水生态平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养蜂回归原生态
“养蜂不见得要‘洋种’,关键看效益。现在我们养的土蜂就比意大利蜂效益好。”这是缙云县土蜂养殖专业户陶俊红的经验之谈,他的土蜂养殖规模已达800多箱。
  陶俊红口中的“土蜂”,就是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是我国独有的蜜蜂,2006年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土蜂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产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优点,适合山区定点饲养。“2005年,我妈晚上老失眠,朋友送来一瓶土蜂蜜,没想只吃了半瓶,她的睡眠就大大改善了。从那时起,我就在山上养了两三桶土蜂自产自用。”陶俊红发现,土蜂蜜不仅能改善睡眠,还有改善肠胃等多方面功效。陶俊红意识到了养殖土蜂大有可为,随即投入资金搞起了土蜂散养。“土蜂有飞行半径,它从山野中的零星小花上采集花粉酿蜜,因一片山的蜜源有限,所以一个养殖点只可安放十来桶土蜂。”陶俊红说,缙云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是较好的蜜源地。经过考察,他选取了自然植被丰富的几十个点作为安置土蜂的家。“我的蜜蜂喝的是山泉水,采的是野花,再加上土蜂产蜜的酿制周期长,所以蜜也更为细稠,营养价值更高。”陶俊红说。
  “‘养蜂业要回归生产原生态纯蜂蜜’是我们对蜂产品行业的一个理性思考,我们的蜜坚持原生态(无任何人为添加物),具有野生蜜源、自然成熟和活性保存三大特点。”丽水市处州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建彪在莲都区老竹畲族镇有一家集专业养殖土蜂、蜂产品生产经营、土蜂授粉技术推广的综合性企业,有30余个土蜂养殖场,1000多箱土蜂,年产土蜂蜜约75吨,受益的农作物约1万亩。徐建彪说,他们在蜂群管理上采用全面记录控制体系,对每一箱蜂的情况全部进行记录,每一滴蜜都源于蜜蜂天然采集,自然成熟,坚持走原生态无添加的纯土蜂蜜高品质路线。如今,他注册了“绿谷土蜂”商标,还开出了专卖店,争取走向高端市场。
蜜蜂当起免费“打工仔”
  除了蜂产品可以卖钱,对农民来说,蜜蜂授粉带来的农作物增产增收效益不容小觑。
  眼下正是草莓上市季节。在龙泉市剑池街道草莓种植户章年贵的大棚内,摆放着一只一米多高的蜂箱,不时有蜜蜂从箱口进出。“这些蜜蜂是我请的‘工人’,雇用这群‘打工仔’,既省时又省力。”章年贵说,通过蜜蜂给草莓授粉,结的果子多且大,口感好。此举可省去人工授粉的麻烦,又可以节约人力、物力,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在野外种植的草莓,花粉可以通过风或其他一些昆虫传播。但在大棚里,无法通过这种方法授粉,再加上大棚内外温差大,日照短,导致草莓授粉飞散,不利草莓结果,而人工授粉不仅费时费力,还很容易导致草莓畸形。”剑池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说。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草莓种植户萌生了利用蜜蜂进行生物授粉的想法。在农技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种植户将蜜蜂“请”进了草莓大棚,并通过双膜覆盖、挖防寒沟等保温措施制造适宜蜜蜂活动的温度。
  章年贵指着蜂箱算了一笔账:“如果采用人工授粉,一座大棚至少需要三四个人干两三个月。自从请来这群‘小工人’,一座棚只需要一个人照看就足够,每个大棚一年可节约2000多元。”“采用蜜蜂授粉的大棚草莓,果实增产30%-50%,畸形果实只有无蜂区的20%。”有关专家表示,由于蜜蜂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特别高,对农药的反应非常强烈,因此“住”进了蜜蜂的草莓大棚里,各项化学药剂的使用千万要注意。事实上蜜蜂也成了这里出产的草莓的生态代言者。
  缙云县仙都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岳贤专门请浙江大学、省蜂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来丽水作了调研,按现有状况估计,丽水全市应增加土蜂5万余箱,以满足生态环境需求及农业发展需要。“5万箱土蜂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是巨大且影响深远的。”陈岳贤对此充满信心。
政策扶持助蜂业“展翅”
  养蜂业是丽水市特色农业产业,历史悠久,其中又以缙云、莲都和松阳等地为多。
  “一些高寒山区秋冬季开花的植物如无土蜂授粉,群落生存将面临危机。丽水这样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其蜜源植物对本地土蜂的依赖性相对较高。然而,受“洋种”蜜蜂的影响,丽水土蜂数量逐年下降,若不给予土蜂一定的保护,那么土蜂的数量将继续减少,分布范围将进一步缩小,品质也将进一步退化。”陈岳贤对此深表忧虑。
  如今,陈岳贤的公司相继成立了缙云县蜂采蜂业专业合作社、缙云县阿贤蜂业研究所,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地方蜂农致富。目前,公司在缙云新建镇的一个投资数千万元的“蜜蜂文化主题园”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项目将建成“蜜蜂主题博物馆”、“中华蜜蜂养殖培训基地”、“中华蜜蜂保护区”等。
  “接下来我们准备把土蜂培育成丽水畜牧业支柱产业,作为特色精品畜牧业来发展。”据丽水市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丽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生态精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对包括土蜂在内的特色特种养殖从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基地建设、产业链延伸、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扶持,对通过审核的土蜂规模养殖场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 叶海林 刘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