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眉、画眼、抹粉……日前,海盐县“欢乐金秋”文化进城暨“一村一品”展示秀通元镇专场在绮园文化广场举行。演出前,通元村舞蹈队的队员们巧手妆扮着,很快,一张张面孔生动起来,一个个造型靓丽起来。
通元村舞蹈队成立已有五六年,以前就十来个人小范围练习,自从2011年通元镇韩家桥新社区文化广场建好后,参与人员越来越多。2013年,通元镇文化站开展了小教员进村(社区)教学活动,文化下派员先教10多名小教员,小教员再手把手传授给村民,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文艺团队中,队员也扩展到60多名。舞蹈队队长戴凤英说:“在县星级文艺团队评比中,我们舞蹈队逐年上星,现在已经达到四星,经常受邀参加县、市级的演出。”
当海盐城市文化以强劲的势头向农村扩散和渗透的同时,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也随之出现,这就是“文化反哺”现象。近年来,海盐县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增加,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呈现城乡文化双向互动的良性发展局面。
在“文化反哺”现象背后,是海盐县迈向文化强县的坚实步伐。近年来,海盐拿出了多个开创性的举措,全省首创文化工作员下派制度,全市率先设立文化发展资金,凝聚一批基层文艺骨干,培养一批基层文艺爱好者,原本在文化类型上各有侧重的镇(街道)实现全面平衡。全县105个行政村建立了175支村级文艺团队,形成了“一村一特”的文化格局。 陶 玮 陈小琴 范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