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一张图,带来草莓质量安全新气象

  □本报记者 陈鎏琰
  近来天气寒冷,但各地草莓的陆续上市,给冬季的水果市场增加了一抹亮色。
  作为一种可直接食用的鲜食农产品,草莓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那么,这季的草莓质量能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吗?
  据了解,从去年12月份开始,我省农业部门就对草莓质量安全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为加强安全监管,严把草莓质量安全关,淳安县农业局组织人员深入当地左口、屏门、文昌等乡镇开展草莓安全检查;丽水市对莲都区所有草莓种植户、青田县主要草莓基地进行抽样检查,并重点查看投入品仓库及投入品使用情况,督促农户自觉安全用药,认真记录用药情况,不到安全间隔期的,保证不采摘上市;杭州市西湖区农技中心的高级农艺师则对当地草莓种植户的生产和用药情况给予了认真细致的指导培训,要求农户科学合理地使用农业投入品,并督促种植户按规定做好生产记录和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质量安全监管是保障市民安全放心食用草莓的重要举措,但要切实抓好产品质量安全,关键还在于推行草莓生产标准化,从源头开始抓起。”省农业厅质监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厅会同省农技推广中心、省种植业标技委联合编制了《浙江省大棚草莓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详见今日本报第7版),把草莓的生产过程以标准化模式图的形式告诉给农民。
  寒冬的清晨,白霜还没有退去,在长兴县画溪街道白阜村长兴馨意草莓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负责人强建伟正挽起袖子,认真做着草莓的御寒工作。“我们按照模式图的要求,在采收期加强保温防冻工作。”强建伟边仔细地给草莓整理地膜,边乐呵呵地说,“多亏了模式图,让我们草莓生产各个阶段的工作有了明确的重心。”
  在模式图上,记者看见,不但有草莓各个生产时期主要的操作要点、主要病虫害防治、肥料和农药使用建议,还有草莓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介绍和草莓等级及规格划分。“我们主要是按照这条——草莓冬春采收期生产操作要点来做的。”强建伟指着模式图其中一条告诉记者,上面写着冬春采收期要做好保温防冻、掰叶、除无效花枝、施肥等工作,合理用药防病,此外还有如何保持大棚内温度以及草莓采收后如何追肥等措施。
  “不光是最近的采收期,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严格按照草莓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做了,是省级草莓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强建伟说,他们基地早在7—8月份就按照模式图要求,使用石灰氮结合灌水覆膜技术,利用夏季太阳能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同时优先选用了“红颊”等抗病品种,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用黄板、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防护手段进行诱杀。也正是模式图上的一系列标准化措施,让馨意草莓专业合作社受益匪浅,去年合作社种植草莓面积达到520亩,社员人均增收17481元。
  尝到模式图“甜头”的不光有强建伟,德清县雷甸镇新田农庄负责人佘国兴同样奉其为草莓种植的一部宝典。他告诉记者,近年来草莓市场的需求很大,价格也十分不错,因此,他从去年开始将草莓面积由5亩扩大到了40多亩。面积是扩大了,草莓生产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如何安排好草莓施肥、农药使用的时间和用量,让佘国兴比较头痛,“幸亏有了模式图,我按照上面的肥料和农药使用建议,并按照具体时间和要求施肥。”如今,佘国兴在自己的草莓上都实行了二维码追溯图标,让消费者对其草莓的质量安全有了更多信心。“因为我们的草莓质量安全有保障,市场上能卖每公斤70元左右。”佘国兴开心地说道。
  据了解,《草莓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如今可以在浙江农业信息网上下载,各地农业部门可按照实际,制作符合当地生产特点和需求的模式图,全面推广草莓标准化生产,合力保障草莓的食用安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