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专版

2013年度浙江农业农村十大新闻人物新闻人物

  NO.1 养鳖“养”出国家科技奖的龚金泉
  龚金泉,男,61岁,杭州市萧山区靖江街道靖东村人,高级农技师,现任龚老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华鳖良种保种选育、繁育推广和生态养殖技术研发攻关,2013年1月,他主持完成的“中华鳖良种选育及推广”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我国第三位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项的农民,在养殖业中是全国第一人。
NO.2 只给家人留下11本工作日记的村支书
  诸葛建武
  诸葛建武,男,39岁,瑞安市湖岭镇贾岙村党支部原书记。从2002年开始,他连续4届担任贾岙村党支部书记。贾岙村经济落后,村民生活不富裕,诸葛建武上任后,四处筹措资金,抓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油茶基地、农业观光园项目,使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2013年3月28日,他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在担任村支书期间,他将家里贷款购买的一辆车用来办公事,最后留给家人的却只有11本工作日记。
NO.3 一心为农的农技站长王忠兴
  王忠兴,男,44岁,天台县石梁镇农技站站长。他走村串户,推广高山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导示范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每年高山蔬菜上市季节,他忙于搞好服务,确保蔬菜畅销;台风等灾害季节,他深入村庄,指导防灾减灾。如今,石梁牌高山蔬菜年产值达1.6亿元,连续多年获省农博会金奖。他先后获省农技推广突出贡献农技员、台州市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今年9月,他被评为全省农业系统“为民务实清廉十大平凡感动人物”。
NO.4 创新营销模式的“茶王”俞学文
  俞学文,男,44岁,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组织当地农民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建立了10万多亩有机、无公害茶园和茉莉花基地,并以标准店、主题店、旗舰店等模式,在全国开设了235家更香茗茶店,产品远销海外市场。俞学文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13年,他又当选金华市劳动模范,并被评为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
NO.5 农村生态能源建设的排头兵邱仲党
  邱仲党,男,57岁,奋斗在农村沼气建设一线的普通沼气工。他曾创新沼气池密封方法,使诸暨沼气建设年节约成本300余万元;他摸索出的一套厌氧池拱顶建模与浇筑技术,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建造成本……近40年来,邱仲党直接负责建设沼气工程200余处,总池容约3万立方米,累计培训沼气技术人员800余人次。他曾获全国沼气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目前,邱仲党顺利通过了由省人保厅、省经信委等联合开展的第二届钱江技能大奖初评。
NO.6 串起绿色产业链的博士王玉龙
  王玉龙,男,49岁,清华大学博士后、海归学者、嘉兴王玉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之前参与世界前沿的生物新药研发,到如今从事生物农业养殖投入品研发,王玉龙建起了“源头控制—过程监控—末端治理”的研发模式,打造了“绿色猪肉—专卖连锁—品牌经营”的产业化模式。他和他的团队为加盟农户提供养殖技术和治污指导,还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合格的生猪。目前,王玉龙已在嘉兴设立了4个销售点,2013年销售额在300万元左右。
NO.7 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者孔祖根
  孔祖根,男,52岁,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行长。多年来,他致力于农村金融改革。在他的带领下,2006年,丽水市在全国率先试行农村金融改革,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金融服务站建设。6年时间,丽水打出系列“组合拳”,创出了金融支农的十多个全国第一,走出了一条金融普惠“三农”的新路子。截至目前,丽水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79.7亿元,惠及林农20.5万户。
NO.8 执着于科技开发的夏根清
  夏根清,男,51岁,建德市林业局教授级工程师。作为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他连续10年参加了省杉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协作攻关,在建德山区推广杉木良种造林3万余亩,亩增效益1000余元;推广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笋竹两用林丰产技术及毛竹笋用林无公害栽培技术2万余亩,亩均增效200元以上。2013年,他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茶油加工关键技术与新产品研发》获“中林集团杯”第四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注:这是代表我国林业行业最高科技水平的奖项)二等奖。
NO.9 助山区农民增收的余华军
  余华军,男,37岁,开化县篁岸村党支部书记、浙江益龙芳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茶园改造和名优茶标准化基地建设,并开发茶树花项目,全县10万亩茶园仅采花这一项就可为茶农增收1000多万元;他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设销售专柜,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他曾获省农村科技示范户、衢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今年他又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个人。
NO.10 80后“饲料达人”耿铨焕
  耿铨焕,男,29岁,浙江科达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身为80后的他,2005年从父亲手中接过企业后,先后与浙江大学等院校合作,用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运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减少经销环节,降低养殖户的成本。在2013年禽流感期间,耿铨焕为信用高的客户提供赊欠服务,赊欠额达300多万元。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畜禽养殖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年产值从2005年的600余万元发展到现在超过1亿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