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丽水着力发展生态精品农业

到2016年,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产值要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

  □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今的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在“好山好水好空气,好天好地好产品”的丽水,庆元香菇、遂昌菊米、云和雪梨、龙泉灵芝、松阳银猴等一大批特色、精品、生态农产品,它们优质优价的特点愈发显现。12月21日,丽水市农业局邀请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的十多位专家召开《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论证会,对2013-2020年丽水如何发展生态精品农业做了一系列的规划,计划到2016年,丽水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产值要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据悉,《规划》对丽水以生态精品引领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三大战略定位:一是全面打造中国生态精品农业之都,通过创新驱动、特质竞争,使丽水成为中国生态精品农产品的生产中心、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二是全面建设秀山丽水大森林,以生态优势将丽水打造成为全国农业休闲养生基地;三是弘扬“三农”文化,以农业多功能、多目标的开发利用,促进农民增收从资源型收益向生产服务型收益转变,全面建立环境友好、社会有益、经济可行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据丽水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3年1月开始,丽水市就提出实施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的“361”工程,即培育3个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县、60个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乡镇、100家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企业(其中精深加工企业30家以上)、100个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合作社、1000家示范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1000个生态精品农业产品,带动农户10万户。到2016年,农业全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其中主导产业优质农产品实现溢价15%以上,特质精品农产品溢价30%以上,培育一批可学、可看、可推广的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典型和经营实体,将丽水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精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休闲养生基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