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加班白干,维权不能坐等

  日前,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机构发布了《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3年报告》。报告中称,中国劳动力加班较多,普遍存在工作时间较长现象,其中接近一半(45.44%)的加班雇员无任何补偿。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然而白纸黑字规定的劳动权益落空,近一半加班白干,让劳动保障法律很尴尬。在劳动力市场,由于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谋生仍然是劳动者第一位的工作价值,这就导致了用工方的强势,弱势的劳动者只能以牺牲收入、劳动环境、带薪休假权利等换取工作机会,很少有人会在加班费等方面和用工方较劲。
  不让近半加班工资落空,劳动者要努力争取自己的加班费等劳动权益。劳动者要主动固定证据、收集证据以维护自身权益。工会、行业协会等应为劳动者维权撑腰,别让维权者一个人战斗。对劳动者反映的加班费等劳动权益受损问题不妨组织集体协商谈判,或帮劳动者指明维权路径、提供法律专业咨询甚至是维权律师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劳动执法部门应承担起必要的执法责任,要做弱势劳动者的娘家人,而不是和事佬。劳动执法部门不是司法机关,不存在不告不理一说,执法应该更加主动,通过排查、走访、询问让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企业现形。
(摘自《法制日报》 马钰朋/文2013年12月1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