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就农业生态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密集调研,各级地方政府农业部门纷纷成立农村环境督查组对相关项目进行检查。多位权威专家表示,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即将召开,预计生态农业将成为会议的一大焦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持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支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按照国务院分工要求,农业部于近日召开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启动会,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指出,要协调好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平衡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处理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产力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把农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从“保供增收”拓展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上来,切实解决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环境督查组、政治局会议、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等都是很重要的政策信息,显示出生态保护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工作的重点。生态农业有可能成为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乃至明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焦点。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我国最近30年来搞农业现代化,想要让有限的资源来为农民增收,结果却使农业变成了立体交叉污染最严重的领域,因此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将农业发展转到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方向上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示,最近政府密集提出要重视生态农业是非常适时的。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已日趋严重,尤其是地下水过度开发等现象越来越突出。他认为,政府强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就是要将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多位专家表示,目前农村生态中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对土壤资源污染和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上,这将直接威胁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子孙后代的生存。
温铁军建议,政府今后应做出相关政策调整,尽快补贴使用农家肥、零排放的兼业农户和小规模生态农业。国家金融资金不能再资助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比如水利建设以打井为主会造成地下水超采,要资助中小型水利设施等。
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可能带来的投资机会,温铁军表示,生态农业是最可能盈利的新兴产业。例如,生态农业项目会在碳交易市场上变得非常抢眼,还可以发展碳交易期货,吸引过剩的金融资本。这还将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及相关政策实施。
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