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州吴兴高新区丰泽花卉基地负责人,杨正元现在已不在意自己承包的318亩地属于哪个村,反正以后不用再一家一户上门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了。他现在更关心的是手机上刚装好的智慧农业系统,学习如何一键操控自己的“百花园”……前不久,该基地的移动光缆全部连通,正式接入园区“智慧农业”大平台,杨正元可以把养花的活交给“电脑农夫”了。
打破村界连起万亩田畴,植入“芯片”激活智慧农业。这种新的经营方式在吴兴高新区开始显现初步效应:园区成立至今近1年,北片的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被国家农发办授予“国家级”头衔也才3个月,目前北片38平方公里、约6万亩耕地流转率达到68.2%,拥有各类经营主体130个,建成连片300亩以上的生态型、科技型、示范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业园区20个,核心区面积达1.9万亩。“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最为核心的是土地资源的分配,我们通过房权换股权等方式,在保障农民最大权益的基础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园区负责人告诉笔者,原先经营主体都是通过村和农户直接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现与农业开发公司签约,租期和价格实现市场化和规范化,打破了经营规划的村界限制,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得到快速发展。
笔者在园区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看到,在农技人员的操作下,12块液晶显示器组成的电视墙将园区4家核心农业经营主体基地的即时动态尽收方寸之间,这就是“智慧农业”平台的控制中心。“丰泽1号百合大棚内的空气温度22.1℃,土壤温度19.5℃,水泵总开关目前处于开启状态,花卉三号大棚关闭”,“产品名称:中湖牌生态甲鱼,生产批次:0000004,投苗时间: 2009年10月6日”……智能控制、远程诊断、产品溯源、园区管理及电子商务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功能在平台中一应俱全。
在创新经营方式的推动下,高新区现代农业园区的粮食生产规模化、养殖鱼塘标准化、果蔬种植设施化的“三化”步伐明显加快,园区内粮油、果蔬、太湖水产三大产业的亩产值、亩均收益得到显著提高,预计高新区北片现代农业园将实现亩均产值11985元,亩均净收益4750元。 郑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