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阳市25家养猪场已关停,27家整治完善,建起了18个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养猪场污染治理工作正有序深入推进。
一条“生态链”
养猪场污染物主要是猪粪、猪尿、病死猪。东阳市农业局副局长戚小伟说,东阳市以“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综合利用、零排放”及建立病死猪填埋池方式,有针对性地推进养猪场治污工作,消除养猪场对“两江”(东阳江、南江)的污染。
干湿分离,即猪粪尿分离,单设干粪棚堆放猪粪,使其干化并自然发酵后,作为优质有机肥运至种植基地充分利用。雨污分流,即确保雨水不进入污水管道。综合利用,即猪尿进入沼气池处理后,产生沼液、沼渣、沼气,沼液作为无公害有机肥通过输送管网输送给周边种植业基地;沼渣加辅料进行养分调配,也是很好的无公害优质有机肥,同时一个个沼气池变成“小小油气田”,解决了养猪场自身用气用电问题,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日常炊事能源,一举多得。每个环节到位后,污水零排放就实现了。
一张“时间表”
一份《养猪场污染专项整治目标责任书》,上面明确了整治完成时间。
全市284家养猪场中,有134家要关停,95家要整治,55家要完善,还要建设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75个。11月底,该市已完成畜禽养殖规划编制工作,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12月底前,将关停禁养区内的养猪场以及禁养区外不具备治污条件、污染严重的养猪场134家;明年8月底前,完成剩余150家养猪场改造提升,选择性建设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沼气池、化粪池、储肥池等治污设施;明年10月底前,完成常年存栏100头以上养猪场和散养生猪总量超过1000头以上镇乡街道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池建设任务,共75个,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一份“承诺书”
戚小伟说,284家养猪场的关停和整治正有序推进。各镇乡街道都已签订了承诺书,工作推进情况与年底指标考核挂钩。东阳市畜牧兽医局也专门成立了养猪场污染整治技术指导组,每家养猪场都有责任人。为加快沼气池建设速度,东阳市正在寻求其他办法,如推行玻璃钢沼气池,整个工艺会简单很多,目前已在歌山镇试行,效果不错。
其他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全市养猪场已基本做到干湿分离,规模大的养猪场还配备了固液分离器(列入农机补贴);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建设每立方米补贴300元。 孙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