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去联合国实习:门槛高花费大收获多

  近段时间,联合国官方微博招聘实习生的启事,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据实习过的中国学生描述,他们在联合国的工作多是些翻译、准备资料、联络协调等,时间一般为两个月,费用基本要全部自理。去纽约总部实习,食宿交通两个月至少需花费两三万元。
  有实习生认为,在联合国的实习经历开阔了视野,发现人生的另一种活法,很值得。相关用人单位,也对其实习经历,非常认可。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参与联合国工作的中国实习生也在增多,“中国人可以对国际事务做出更大贡献。这不但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权利”。中国联合国协会副处长张毅说。
总部申请严格,多有留学背景
  去年五月,范亚云还是澳门大学法学院国际公法专业的研究生。因为研究方向和联合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范亚云在网上申请去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
  与联合国各机构、组织相比,纽约总部招收实习生的手续最严格,网上申请是必须流程。在联合国网站上,可以查询到总部正在招聘的职位,包括实习生。网站上有专门的“实习条件”:1.必须是在读研究生,或者即将完成等同于硕士学位的大学学位课程;2.熟练掌握英语或者法语。
  看起来条件不难,但每次几千个申请人里,只通过一两百人。范亚云是幸运的。“网申”后两星期,她得到“通过”的回复,直接去了联合国总部。
  李铄则是以另一种方式去联合国实习。她所在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和联合国签有合作备忘录,每年寒暑假都会派学生去实习。学校先选拔,大家再在联合国网站上“网申”,对方选拔之后给合格的人发通知书。去年暑假,李铄通过上述方式到联合国实习。她发现,在总部碰到的其他中国实习生以留学生为主,“联合国注重海外生活、学习背景”。
  联合国是个大家庭,相关机构、组织也很多。联合国下属机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驻华代表处人事官梁晶介绍,UNDP驻华机构招募实习生和总部不同,有多种渠道,如邀请学生直接在UNDP网站注册,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申请等。招聘部门至少对学生做一次电话面试,有的部门有笔试。考试首先考查英语能力,要求撰写英文信件等。“其他方面各部门根据需要有侧重地考查。”
讨论如头脑风暴,能接触保密文件
  去年暑期,范亚云在第一个实习部门期满后,又申请了其他部门,一共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实习了3个部门,7个月。
  范亚云首个实习部门,是联合国安理会反恐怖主义委员会执行局。老师安排给她的第一个题目是“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时要加强边境管理”,范亚云要具体地查询鉴别假护照的技术手段等等。
  而在讨论具体问题时,“同事在自己领域都是专家,来自不同国家,思考方式很不一样。大家有时争论得很激烈,像头脑风暴一样。”范亚云说,她必须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相关知识,否则“完全跟不上大家的讨论”。
  联合国对实习生还有一项特殊要求:须谨言慎行,对接触到的一切未公开信息保密,不得泄露任何相关的文书。范亚云讲述,在工作中,她也接触到一些保密文件,比如仍在磋商之中的内容,或者只限于在联合国看的文件。
  与专业知识的提升相比,给范亚云触动最大的是同事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都是相关领域专家。在别的地方工作收入更高,但他们为推动公平和正义努力工作着。”
  范亚云说,有同事之前一直在律师事务所工作,30岁后觉得不能只看重钱,为了人道主义事业,进入联合国;有个联合国官员,从事之前职业时在非洲与黑帮谈判过……
见潘基文打招呼,与吴红波合影
  几位中国留学生都认为联合国氛围轻松,高官也没有什么架子。范亚云说,她在走廊里见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互相打招呼。“还见过吴红波副秘书长好几次,合影两次。”
  工作氛围轻松不代表工作轻松。范亚云描述,联合国工作人员频繁出差,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或极不发达国家。每天有很多工作等着,还要面临预算紧张压力。联合国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快节奏。
  实习生也面临很大压力。范亚云说,她要短时间内在不熟悉的领域内写出专业报告,供各国代表参考。有时听不懂开会讨论的内容,下班后还需请教同事。实习生必须负担实习期的一切费用,包括往返交通费和食宿,因为联合国不为实习生提供薪酬或补贴。
  即使这样,实习完也不能直接留在联合国工作。如想正式在联合国工作,须通过“国际公务员”相关考试。尽管如此,范亚云认为“值得”。
中国实习生增多,与世界更好接轨
  张毅所在的中国联合国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学生赴联合国实习。该协会是全国性非政府组织,最近3年,协会开办“国际公务员培训班”,其中一项任务是向联合国及其各机构推荐实习生。但决定权在联合国。
  张毅表示,从反馈信息来看,在联合国机构中,近年来中国实习生的数量在增加,去联合国实习,令中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发挥更大话语权。
  2013年,中国缴纳联合国会费比例从之前的3.19%大幅增至5.15%,成为联合国第六大会费支付国。“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人可以对国际事务做出更大贡献。”张毅说,“联合国有一个地域分配原则,通俗地说,会费交得越多,该国国民可以在联合国工作的机会就越多。”
  即使最终不到联合国工作,实习也对以后人生不无裨益。范亚云现在在一家咨询公司国际合作部工作。找工作时,面试官了解了范亚云实习经历后,就说“OK,那我就不问了,你肯定什么都明白”。
  (摘自《新京报》、《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