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碧芳 通讯员 何永兴 邵志祥 文/摄“建刚,我有批苗木要出售,帮我发个信息。”“建刚,我有几亩地空着,种什么苗木好?”“建刚,我想求购一台二手针织圆机。”
……
在绍兴市柯桥区,钱建刚可是个大忙人,农民有什么信息需求,都喜欢找他,因为他打造了一个超级接地气的网络平台——绍兴建刚信息网,通过这个平台,他免费为农民发布信息,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工商税务代理、“三农”保险等一条龙综合性服务,把当地的农家乐、苗木、针织品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一个退伍军人,没有一丁点IT业的专业知识,他是怎么想到要建个网站?他是如何打造出这么一个网络平台的,又是什么让他坚持这么多年免费为农民服务?带着这些疑问,日前,记者专程赶到柯桥区漓渚镇,寻找他创业创新的足迹。
他,一个靠信息发家的苗木经营户
走进位于漓渚镇的柯桥区建刚信息服务部,就看见“一流服务实现共赢”八个大字,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里,不时有人进来办理业务。信息发布登记、商标设计注册、域名注册备案……每个柜台前的标牌,清楚地表明了业务办理的范畴,犹如政府部门的公共办事大厅。看到记者一脸的疑惑,钱建刚说,是信息让他发家致富的,他希望通过他的信息服务,让更多的人共同致富。
现年41岁的钱建刚,出生于漓渚镇六峰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992年应征入伍,4年的军旅生涯不但让他入了党,更重要的是磨练了他的意志,让他养成了吃苦耐劳、做事干练沉稳、坚韧不拔的品格。1996年退伍回到家乡,当时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依托中国轻纺城、中国针织名镇的优势搞纺织卖布,且自己在技校学的是轻纺专业,有一定优势;另一条就是搞苗木贩销,当时漓渚有许多农户开始种植、贩销苗木,他的妈妈和三叔也时常挑着苗木,坐车到上海去卖。考虑到搞轻纺投入大、风险大,而搞苗木贩销,虽然这个行业对他来说相对陌生些,但许多邻居都愿意先赊给他,投入相对小些,钱建刚最终选择了卖苗木,开始了走南闯北的销售生涯。
头脑活络的钱建刚一面虚心向苗木行业的朋友请教,一面主动出击找商家,推销苗木,拓宽销售渠道。说起那段经历,钱建刚至今还历历在目。他说,当时不管刮风下雨,几乎每天都在路上跑,“一接到订单,我就骑着摩托车,后来改成小面包车,漫山遍野地去找货源,看到合适的货源,又挨家挨户去打听是谁的,有时要找好几家才能凑齐货源。虽然干得很辛苦,有时候24小时连轴转,还时常赶不上人家要货的速度。”鉴于找货源太难,钱建刚租了四五亩地,自己也开始种点苗木。
靠着诚信经营和敏锐的市场意识以及肯吃苦的精神,钱建刚每年有几十万元的销售额。2005年的一天,钱建刚到镇政府打森林植物检疫运输证,谈到货源难组织、苗木质量参差不齐、交易效率低下等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不妨到网上试试,现在有个农民信箱,实名注册,可以发布买卖信息。但钱建刚有些顾虑,因为自己对电脑一窍不通,工作人员鼓励他说,很简单,都是模块操作,一学就会。
于是,钱建刚买了1台二手电脑,1台打印机,1台传真机,一只数码相机,在自家的客厅里创建了绍兴县漓渚建刚信息服务部,依托农民信箱这个平台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从没摸过电脑的他,开始与键盘打交道。当时,服务部的服务模式也很简单,主要帮助苗木种植户在农民信箱上免费登记、发布买卖信息,帮助销售。“网络真是个神奇的东西。”钱建刚说,农民信箱开通后,他的货源渠道一下子打开了,销售范围也拓展了。记得当时南京的一家园林公司向他求购3000株海桐球,他把信息发布到网上后,上虞市道墟花卉苗木合作社就来电洽谈,很快这批海桐球交易就达成了。
靠着充足的货源,优质的苗木,加上发货及时,钱建刚的苗木生意越做越大,到2009年,钱建刚的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自己的种植规模也扩大到100多亩,成为当地有名的苗木经营大户。
他,让许多人靠信息走上了致富路
在感受到网络营销带来便利的同时,钱建刚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于是他想到了“升级”信息服务网站,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在当地镇政府的帮助下,2010年6月,“建刚花木网”正式开通。2011年,又开通了绍兴建刚信息网,下设“建刚花木网”、“建刚轻纺网”、“建刚兰花网”,最近又在当地农业局的帮助指导下开通了“建刚惠农网”,并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使群发的信息覆盖全国。网站虽然不断升级,但钱建刚始终坚持“三免一帮”服务,即免费登记、免费引导、免费信息,帮助销售,不压价,不收费。为方便村民,他又建起了便民信息服务中心,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工商税务代理等一条龙综合性服务。
在漓渚镇,很多农民都享受过钱建刚提供的免费服务,很多农民通过他的信息服务走上了致富路。
2010年下半年,漓渚镇六峰村的花木贩销大户何根富接到江西一位客商的订单,要一批无患子苗木,并收了5000元定金。然而,半个多月过去了,何根富却犯愁了,自己从本村及周边市场求购来的无患子苗木,不仅规格上没有全部符合要求,且货源不足。眼看着交货时间一天天临近,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有亲戚告诉何根富,让他去建刚服务部发求购信息。此时,建刚服务部收到了绍兴滨海裘海绕急售直径8-10厘米无患子苗木的信息,何根富得知后,立即与对方取得了联系,最后以每棵200元的净价成交,比市场价每棵360元便宜了很多。
今年68岁的王水火,是漓渚镇六峰村的一个苗木种植户,种了30亩苗木,在建刚服务部的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下,年销售额达10多万元。王水火说,七八年前,香樟树苗是销路最好的树种之一,为此,他培植了上万棵香樟树,但市场变化太快,当他的香樟树可出售时,行情急转直下。情急之下,他想到了建刚信息服务部,在“建刚花木网”上发布了一则信息。仅半个月,绍兴本地及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客商纷至沓来,上门采购香樟树苗,万棵树苗销售一空。
王水火说,钱建刚不仅免费帮他们发布销售信息,还进行栽培技术指导。有一年,他培植的一批杜鹃出现大面积枯叶,钱建刚了解情况后,上网查找病因,结果发现有一种病菌会严重影响杜鹃生长,通过对症下药,这批杜鹃终于恢复了生机。
除了免费发布信息,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在花木行业摸爬滚打了近20年的钱建刚深知市场的凶险,为了防止苗木种植户盲目跟风,一哄而上,造成产品单一,产量过剩的不良局面,他不仅给种植户介绍新产品,并把服务部掌握的具有实际市场价值的信息推荐给种植户,便于他们错位发展,种植适销对路的苗木产品。
说起钱建刚,漓渚镇副镇长喻光苗一脸的自豪,当时农民信箱的基层服务点只设到村一级,经过镇政府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才破例为他个人设立了一个服务点,“农民信箱的基层服务点有很多,但能做到建刚这个程度,我想全省也没几个。”据了解,建刚信息服务部成立至今,已免费为种植户发布买卖信息2.5万多条,发送短信3万多条,接受各类咨询5万多人次,受益农户达3万多户,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钱建刚的信息服务模式也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省、市、县领导的认可,并多次到现场进行视察调研。2010年,建刚信息服务部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等五部委授予“2010全国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称号。
他,要打造全国一流的农村网络平台
“建刚,我想成为你们的会员,要办哪些手续?”一忙完苗圃里的活,也顾不上换身干净的衣服,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黄山畈村的苗木种植大户徐银海就赶到建刚信息服务部。自2011年开通绍兴建刚信息网后,钱建刚每天都要接待前来注册会员的农户。徐银海告诉记者,他种了四五年的苗木,现在开始销售了,“成为会员后,我就能免费收到建刚花木网发送的针对性的信息,扩大销售渠道”。
凭借着诚信的经营和优质的服务,现在,仅建刚花木网已有企业会员上百家,吸引了全国各地3万多户花农加入了网站。但钱建刚深知,网站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会员加入。目前,他正与百度、搜狗、360等大型网络公司洽谈合作推广事宜,希望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提高自己网站的知名度。
在信息对接的过程中,钱建刚发现卖的远比买的信息多,这也导致了信息对接率不高。钱建刚说:“明年2月,我还打算带着我的团队,一个省接着一个省,一个县接着一个县地去跑,让当地的房地产公司、园林公司等花木采购商,都来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对接,除了线上一块,钱建刚还计划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建刚惠农商会,让商会里的会员与网上会员之间进行交易,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无缝对接。
为了给会员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除了现有的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钱建刚又与农业银行、瑞丰银行协商,让两家银行为建刚信息网的会员开通绿色通道。
稳定的团队是建一流网站的保障。今年他说服妻子,把在柯桥城区原本出租的房子收回来,改为服务部的分部,让那些不愿意到漓渚镇上来工作的网络工程师就近上班,并把原来的兼职员工聘为全职,以维护网站的安全运行。又招聘了园林绿化设计等专业人才。
多年的无偿服务,让钱建刚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绍兴香林果酒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谢绍军说,建刚建这个网站花了不少心血,他提供的服务很贴近用户的需求,接地气,而且他又是绍兴市的党代表,他们都很信任他,“我今年通过他的信息网已卖出了几十万元的货”。
多年的无偿服务,也让钱建刚花去了大量的积蓄,牵扯了大量的精力,但钱建刚无怨无悔。他说,农民通过他的服务得到实惠后的一句谢谢,让他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也是他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