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专版

雄鹰,翱翔 在浙中大地

——记东阳市供销合作社总社

  •   东阳市供销合作社总社成
      立于1949年10月20日。经过几代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目前该社下辖全资企事业单位18家,其中直属公司8家、基层供销社9家、事业单位1家(即东阳市供销学校)。
      进入新世纪以来,该社经历了6年反反复复不彻底的企业改制,曾出现系统企业连年持续亏损,到2006年底止,总社甚至陷入净资产负2062万元的困局。2007年,该社党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一全体干部职工思想,开展了“抓开拓创新、抓资源整合、抓制度管理、抓网络建设”为内容的“挖潜力、增动力、强活力”提质增效活动,创造了连年大发展、业绩连攀历史新高的辉煌。据不完全统计,东阳市供销合作社总社2007年至2012年的6年时间,销售总额78亿元,从亏损负债到实现利润 8300万元(年均1300多万元),上缴税收3.6亿元(年均6000多万元,最高年份2010年达到 1.14亿元,以前正常年景500万元左右)。2013年前十个月,实现销售收入12.2亿元,同比增11.2%;实现利润805万元,同比增12%。
      近年来,该社充分发挥供销社作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着力加快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经营网点500余个,从方便农民出发,已遍布全市城乡各地,在东阳商贸流通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该社多次获得全省供销社、金华市供销社年度综合业绩考核特等奖和先进单位,被评为东阳市十佳商贸服务企业,2011年、2012年还分别被人社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省人社厅、省供销合作总社授予“全国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
    不断创新为农服务
      近年来,东阳市供销合作社始终把服务“三农”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农资供应确立了绝对主渠道地位。构建了以农资配送中心为龙头、农资连锁店为依托、延伸到村级农资放心店的三级农资经营服务体系。该市现已建立农资连锁店135个,农资供应份额占比达85%以上。二是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为农服务组织,起到了领头作用。该市供销社已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1家、村级综合服务社14家,还创建了农产品经纪人、农资流通等行业协会,年推销农产品8000万元以上。吴宁社领办的“利民青枣精品园”还被省林业厅等部门授予“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三是大力举办涉农服务培训。由市供销社牵头,与相关部门联合,每年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和种养大户培训等各类农技培训10期以上、参训人数达千余人次。2006年以来,供销社还在全省率先举办了农产品经纪人、评茶员、废旧物资挑选工等国家级职业技能培训班。东阳市农资总公司坚持十余年与当地媒体联办《农资顾问》、《农家顾问》等宣传农技新知识、新技术的固定性栏目,还与农业部门建立了测土配方、统防统治面积3500亩。四是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投资6000多万元的“浙中再生塑料集散加工中心”(省重点项目)于2012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配合东阳作为全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县(市),该社创办了遍布城区、重点乡镇45个社区的回收站。
    千方百计开拓经营
      东阳市供销合作社总社下属9个基层供销社通过建立灵活的竞争机制,市场经营份额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201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加6500万元、增幅19.5%。但几个在城的专业公司,方圆医药遇到“新医改”、废旧公司遇到取消增值税优惠和主业“废塑”整治、农资公司遇到价格大波动、方圆石化公司遇到调价机制调整等不利因素冲击,经营业务都受到了严重冲击。为了在困难条件下稳住阵脚,各公司因企制宜,以变应变,主动调整经营策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其中方圆医药公司借迎接五年一次行业GSP复认证验收之机,投资18万元改造装饰了26家医药连锁门店提升形象,强化对职工的业务培训提升素质,拓展首营业务和首营品种,扩大经营范围(上半年增加首营企业8家、首营品种150只)、千方百计开拓新业务、新领域、新市场,整个业务基本保持稳定,前6个月药品销售收入达8498万元,同比减少6.9%;方圆石化公司15个加油站点采取灵活让利促销与直销点微利拓市的营销办法,各项指标连创新高,到6月底,达到销售成品油5500吨、销售额4841万元、盈利66万元、纳税90万元,应对今年以来“四升三降”的七次石油价格调整,通过调控库存量,增加毛利收入达60多万元;废旧公司因主业废塑业务锐减、钕铁硼等业务取消,转而致力于抓好社区回收站网点建设和传统业务的开拓,尽可能防止大起大落出现;方圆进出口公司紧盯国际市场变化,调整业务定位,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稳扎稳打开展业务,上半年出口额3113万元。供销学校在全市生源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下,通过多方努力已完成招生180多名。
    基层建设激发活力
      近年来省社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基础”列为重中之重工作常抓不懈,提出了“新建基层供销社”的要求。今年又按照“做强一批、振兴一批、新建一批”的要求,提出了“振兴基层社计划”、推进经营服务综合体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新举措,使供销社基层组织不断走向健全和完善,为供销社增强经济实力、提升服务“三农”水平打造了坚实基础。为此,东阳市供销合作社总社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增强供销社竞争力、提高供销社经济效益、提升服务“三农”水平的“三个有利于”出发,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上作了许多大胆有益的探索创新,不断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一是建立了五大连锁网络建设。通过系统上下资源整合优化,构建了医药、农资、再生资源、石化、烟花爆竹等五大城乡一体、以连锁店为重点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各类连锁店达392家,销售额超10亿元、占比七成以上。二是健全了企业组织体系。按有利于企业优势业务发展和按经济区域建社的原则,对系统内企业架构全面进行了重组、整合和优化,现有18家企事业单位的设置和网点布局更加合理,兼顾了经济发展和为农服务两者有机结合。三是实施了“强企(社)工程”。按照“做强一批、放活一批”的要求,充分发挥系统整体优势,倾系统之力,重点培育发展废旧物资、医药、石化公司及横店、巍山、南马、六石、吴宁等几个基层社,使之成为支撑和助推供销社发展的龙头骨干。
    推进项目促进建设
      近三年内,东阳市供销合作社总社从需要与可能出发,筛选好项目,推出了“十二五”期间总投资超五亿、新建八个项目建设的宏大计划。其中,省重点项目浙中再生塑料集散加工中心(总投资2.1亿元、占地180亩、分三期实施),地处“中国影视重镇”的横店供销社新大楼项目(九层投资3000万元),已于今年4月动工,有望年底交付使用出效益;东阳城区旧城改造后的回迁商业网点工程(占地30亩、总投资超2亿元),计划在2014年前建成,将成为东阳城区最大的综合性商业中心;还有占地70亩的供销学校、30亩的农资配送中心、80亩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等项目,将陆续有序推进。这些项目顺利实施后,对该社来说,不仅经营面貌会带来全新变化,对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夯实供销社发展基础,实现新一轮跨跃式科学发展、打造全新供销社更加可以期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