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农企基地“握手” 资本资源“结亲”

全省农企对接会上,250多个项目广受青睐

  □本报记者 俞廷尚 姚力丹
  本报讯 “能与浙江青莲食品公司这样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签下合作协议,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多亏政府搭建的这个平台。”常山县龙翔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高在签完合作协议后,激动不已。11月12日,在衢州召开的全省农业龙头企业与山区农产品基地对接会暨浙商投资现代农业推介会上,有6个农企对接项目和6个浙商投资现代农业项目的双方负责人当场签约,对接额和投资额分别达5.1亿元和16.2亿元。
  在此次对接会上,我省共推出了150多个现代农业招商项目和100多个农企对接项目,这场农业项目盛宴让与会者大呼:来得值了!副省长黄旭明,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等领导的现场推介、鼓劲,更为项目的成功对接增添了底气。
  据悉,自2008年开始,我省已连续6年举办农业龙头企业与山区农产品基地对接会。对接会举办以来,我省农企对接质量不断提升,对接效益不断增加,为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山区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农民获利明显增加。
  据统计,仅去年以来,全省欠发达地区农企对接基地累计达到751个,对接基地面积110多万亩,农企对接实现订单农产品销售额45亿余元。不仅如此,农企对接还提升了农民素质,我省通过农企对接已累计培训农民60多万人次,带动农民就业30多万人,促进农民增收近15亿元。
  会上推介的150多个农业招商项目,引来了众多浙商的关注。据了解,此次各地推出的现代农业招商项目,招商金额达135亿元,较去年增加了19%。特别是26个欠发达地区共推出招商项目92个,占总项目数的59.3%,投资金额达到84.9亿元,占总投资金额62.9%,显示出强劲的后发赶超之势。
  不少农企老总和浙商表示,山区拥有的优良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是他们建立农产品“第一生产车间”的首选,期待通过对接会这个平台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能与山区农产品基地擦出火花甚至牵手成功。
  黄旭明表示,近年来,我省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等措施,引导大批浙商回归投资现代农业。下一步,省政府将集中力量支持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打造一批上规模的生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也将研究制定鼓励浙商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破解农业投资项目实施中的难题。他要求各地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发展环境,抓好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在现代农业招商引资过程中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项目的农业生产属性,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着力提升农业“两区”建设平台、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平台、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平台等三大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又好又快地推进农企对接和农业投资,提升农业发展层次,促进农民普遍持续增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