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11月1日,浙江良牧饲料原料采购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西子湖畔宣告成立,由该联合社主推的饲料原料集团采购平台同时启动。不堪缺粮之苦的41家规模养殖专业合作社联手两家大型饲料企业,抱团一搏,期望挣脱束缚,趟出一条发展大道。
浙江是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每年粮食缺口高达100亿公斤,其中又以饲料用粮缺口最大,比如玉米,年需求量约500万吨,90%需从东北等地调入。随着规模养殖和饲料产业的发展,这个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八戒”们的一日三餐,是浙江每个大型养殖场业主每天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就像套在“猪老板”们头上的一个紧箍,时不时要来紧一下。缺粮,已成为浙江规模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
杭州农法生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楼法庆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年出栏商品猪50万头以上,楼法庆自己的养殖场年出栏生猪也达到10万头,月需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3000吨,绝大部分从吉林等东北省份采购。一旦天气不好,运输不畅,楼法庆就要为饲料发愁了。而相对于遥远的路途,原料质量更是楼法庆担心的一个问题。“玉米、麸皮等原料很容易霉变,我们自己不敢多放,频繁的采购就加大了风险,万一哪批原料质量不过关,等猪吃出了问题,损失就大了。”楼法庆说。
浙江良牧饲料原料采购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我省畜牧业领域首家通过工商登记注册的全省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理事长、浙江科盛饲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月祥告诉记者,饲料原料是畜牧产业的上游产品,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畜牧业整个产业的稳定和安全。我省饲料原料需求量较大,由于玉米生产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影响较大,市场供给不稳定,价格波动频繁。建立饲料原料集团采购平台,将饲料原料从单个小规模分散采购向专业化、集团化的抱团经营和集群采购,有利于保障我省饲料原料的稳定供应,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保障畜产品安全,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行业话语权。“动物食品质量安全,饲料原料是第一关。建立专业化的集团采购平台,除了从数量上保证供应外,我们更期望在质量控制上关口前移,在产地为我省养殖安全建立第一道关口。”高月祥说,联合社的发展目标是2年内达到100万吨饲料原料采购量,4年内达到200万吨的采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