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近日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专家认为,量化到每个人,大气污染致癌几率不高,但危害在于几乎难以完全避免这种可能。这份报告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强烈信号,即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大气污染。
该报告说,有充足证据显示,暴露于户外空气污染中会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风险会相应增加。同时,接触颗粒物和大气污染的程度越深,罹患肺癌的风险越大。尽管大气污染物成分以及人们与污染的接触程度因地点不同而差异明显,报告给出的结论仍适用于全球所有地区。报告还提及,人们面临的大气污染威胁近年来“显著加大”,这一问题在人口密集且工业化发展迅速的经济体尤其突出。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物质致癌性的评估分为4大类,依次为第四类“不大可能对人类致癌”、第三类“无法界定是否对人类致癌”、第二类“可能或很可能对人类致癌”以及第一类“对人类致癌”。这家机构先前已将大气污染中的一些成分界定为第一类致癌物,如柴油尾气,但这是第一次将大气污染作为整体列为第一类致癌物。由此,大气污染在致癌方面的危险度已与烟草、紫外线和石棉等致癌物处于同一等级。
(摘自《新京报》 班成/文2013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