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今年生姜销路好

  这段时间,在江山市上余镇江村村的路边,每天早起就停着数辆农用三轮车,边上一担担生姜一字排开,几位村民正与生姜收购商讨价还价,不一会儿,经称重、装袋后的生姜装车运走。
  “今年生姜收购价与去年相比翻了一番,村民都乐意出售。”收购商陈日勇说,像他这样到村里采购生姜的今年多出不少,今年的嫩姜收购价普遍在每公斤4元以上,而窖藏的老姜即使品相差些,每公斤收购价也有6元。
  江村村位于海拔800米的高山上,气候条件十分适种生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就种起了生姜。然而,由于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过去村民最愁的就是销路。“吸引客商上门收购的最好方法就是扩大规模,提高产量。”村支书钟土财说,由于种姜效益不错,所以,该村175户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生姜,每逢生姜开挖时节,就会有不少收购商到村里来收购。今年,全村生姜种植面积近300亩,虽然前段时间的生产受到了干旱的影响,但由于灌溉及时,产量预计仍能达30万公斤以上。
  村民毛杨修是村里的种姜大户,今年种了6.5亩生姜,由于一直施用有机肥,生姜亩产能达2000多公斤。“今年的市场行情好,前段时间以每公斤7元的价格卖了1亩多地的嫩姜。”毛杨修说,生姜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去年价格低,5500公斤老姜藏在地窖没舍得卖,几天前这批姜‘倾窖’出售,靠价格差多赚了不少。”村民毛武健说,他家今年种了5亩生姜,已经以每公斤7.2元的价格和一位义乌收购商谈妥,其中1.5亩的姜地正准备开挖。
郑积亮 余静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