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汪建强 潘 欣 本报记者 郑慧玲
今年5月至9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下,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工商局、省公安厅联合开展了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以下简称“四非”)专项行动,主动出击,重典治乱,集中查办了一批重大违法案件,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高压态势,有力净化了保健食品市场秩序。那么,我省保健食品行业到底存在哪些乱象?此次专项行动后形势如何?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朱志泉。
记者:我省保健食品行业到底存在哪些乱象,促使我省三部门联手开展这次声势浩大的专项行动?
朱志泉: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安全,不能对人产生任何危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自2010年开始履行保健食品监管职能以来,高度重视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多方面采取措施,历年保健食品风险监测和质量评价合格率均保持在91%以上。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健食品“四非”等问题长期存在。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假冒文号,甚至伪造文号进行生产销售;一些产品为取得效果,违法添加西药,如在减肥类产品中添加西布曲明和酚酞,在缓解疲劳产品中添加西地那非;一些产品夸大、违法宣传,宣称未经批准的种种神奇功能和疗效;还有一些经营者,以科普讲座、健康体检等名义,欺骗老年消费者大量购买,然后逃之夭夭。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予以打击。
浙江是保健食品生产消费大省,近年来行业飞速发展,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维生素、铁皮石斛、蜂胶、珍珠粉、灵芝孢子粉等优势产品在全国拥有较大影响力,去年行业总产值约8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30%。然而,较多的“四非”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规范与可持续发展,一旦引发系统性风险,可能导致整个产业严重受损。开展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就是要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夯实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此外,此次行动也是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履职的“第一仗”。虽然我省在近年的工作中已查办一批大案要案,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合围态势还是第一次,因此各地各级都高度重视,全力投入此次行动。
记者:在这次专项行动中,我省有关部门是如何避免不走过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的?
朱志泉:“轰轰烈烈走过场”的现象在我们的工作中确实还存在,这也是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和方面。因此我们将专项行动的开展作为贯彻落实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按照“部门联合行动、暗访掌握情况,通报督查推动、办案保持高压、宣传营造氛围”的总体思路,出实招、抓实效。首先,三部门联动。我省是全国少数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工商、公安部门联合开展行动的省份,充分体现了部门之间的协作意识和大局意识。其次,全方位排查。省级层面组织多路暗访组,对全省所有市、半数县的34家生产企业、106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进行暗访和飞行检查,真正深入一线了解掌握情况,一些大案要案就是通过暗访得到线索得以破获。第三,及时曝光通报。针对暗访发现的问题,毫不留情地在网站上公布,督促基层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并限时反馈。第四,跟踪督查推进。针对前期发现的问题,后期再次组织督查,逐一检查问题整改情况,将工作落到实处。第五,查办大案要案。截至目前,已立案查处384件,移送公安机关65件,其中重大保健食品违法案件12起,涉案金额初步统计超亿元。第六,宣传营造氛围。专项行动得到广大新闻媒体的大力配合,不少媒体大篇幅多频次报道专项行动,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第七,着眼长效监管。前不久,我们组织开展了第一次食品药品风险会商,把保健食品作为一个重点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力争做到预防和惩治并重。
记者:经过这5个月的专项行动,现在我省的保健食品安全形势如何?
朱志泉:这5个月正值浙江遭遇罕见酷暑,我省各地各部门工作人员冒着高温奋战在监管执法一线,取得了骄人战果。全省出动执法人员52316人次,抽检保健食品1745批次,其中3起案件被列入公安部或国家总局督办案件,7起案件被列入公安部全国集群战役案件。公安部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7名,捣毁非法生产窝点13个、非法销售窝点32个、仓储窝点7个,查扣了一批假冒保健食品成品、半成品、原料及生产设备。从后期督查情况看,经营环节中假冒保健食品已比较少见,标签标识不规范等行为大为减少,经营从业人员自律意识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从违法广告监测情况看,全省7、8、9月监测到的违法广告数量显著下降;讲座式保健食品促销行为也大幅减少。总体来看,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记者:此次专项行动之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又开展了药品“两打两建”活动,监管力度持续加大。那么,百姓何时能吃上放心的食品和药品?
朱志泉: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一项长期任务。此次专项行动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将认真总结专项行动中的经验教训,逐一对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进行清理整顿,努力提高我省的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同时,衷心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支持监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营造“社会共治”局面,切实提高我省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