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抗旱耐涝性状优好种易管产量高

我省一批晚粳稻新品种表现出色

  □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浙粳88’这个品种不错,茎秆粗,穗形大,丰产性好”;“‘甬优538’的生育期非常适合浙北地区,而且穗大粒多,综合性状好,超高产潜力大”。正值我省晚粳稻行将开镰收割之际,全省晚粳稻新品种现场考察观摩会于10月25日举行。观摩会上,我省新审定通过的一批晚粳稻新品种表现出色,受到与会代表的啧啧称赞。
  在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赵家兜村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基地,金黄色的田野里稻浪翻滚,一派丰收景象。“尽管晚稻生长期间,遭遇了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等不利气候影响,但今年基地里230亩直播栽培的新品种‘浙粳88’仍表现出色,经农技人员田间理论测产,预计亩产接近700公斤,高产田有望超750公斤。”基地技术指导、省农科院水稻栽培专家朱国富说,农民反映“浙粳88”不仅抗旱耐涝,且好种易管,产量高,十分适合湖州等浙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而在湖州市南浔区大虹桥粮食生产功能区内,今年采用机插种植的188亩新品种“甬优538”目前丰收在望,农技人员介绍说,预计平均亩产可超700公斤。
  省种子管理总站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0406”计划水稻良种推广项目,成功选育出一批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水稻新品种,每年有20个左右表现突出的新品种通过审定。在嘉善县陶庄镇金湖村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内,300亩示范方内集中种植了14个我省“0406”计划推广的粳稻新品种,如“甬优538”、“嘉58”、“绍粳18”、“嘉优5号”、“津粳优28”等。农技人员介绍说,这些新品种都经受了今年罕见的不利天气影响,普遍表现出抗逆性强、病虫害发生轻等特征,综合性状和丰产性较好。从品种特性看,“嘉58”、“津粳优28”的综合抗性较好,米质优,口感好,适合优质米开发,亩产都在650公斤左右;“甬优538”等品种,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超高产优势明显,高产田亩产可超800公斤,攻关田亩产可达900公斤。
  新品种助农增收效果明显。嘉善县陶庄镇的金穗粮食专业合作社从去年开始陆续引种“甬优538”、“甬优12”、“嘉优5号”等晚稻新品种,基地内亩收益一般比周边相邻田块增收近300元。合作社负责人杨其荣说:“这些新品种的亩产可以达到700公斤,比一般常规晚粳稻品种增产20%左右。”
  据省种子管理总站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每年有三到四个近年审定且表现突出的品种被列入主导品种推广名录中,以加快我省晚稻主栽品种的更新换代,以“浙粳88”、“甬优538”等为代表的一批晚粳稻新品种将在全省推广种植,将促进全省晚稻单产的明显提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