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供销社、省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联合表彰了2012年度省百强农产品经纪人,余姚市临山镇味香园葡萄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陈正江以年销售额3888万元的实绩名列其中。据悉,在过去的20多年里,陈正江已累计推销农产品3亿多公斤,受惠群众达2500多户。
一人联两头
今年45岁的陈正江,早在1990年就开始走上农产品推销这条路。当时,他主要推销鲜食葡萄,收购当地农民种植的葡萄,运到绍兴、杭州、上海等地农贸市场销售,年销售量在50万公斤以上。为了畅通销售渠道,他特别留意慈溪、临海、黄岩、杭州等地葡萄种植基地的价格信息,根据各地信息,确定本地的收购价,使农户得到实惠。2003年,当地葡萄价格暴跌,为了寻找出路,他四处奔波。为减少营销成本,他亲自装卸货物,出让利润空间给种植农户。陈正江常说,农产品经纪人必须抓住两头,一头联接市场,一头联接农户,两者的利益都要兼顾。
随着销售渠道的拓宽,陈正江销售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到2009年,他推销葡萄等农产品达到850万公斤,实现收购值4900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110余万元。2010年,他发起组建了一个6人联合营销实体,撑着“商舟”往返于农家、田头与市场之间。
陈正江收购农产品有自己的“规矩”:一手交货,一手付钱,决不拖欠一分钱。哪里农产品卖不出去,一个电话他准到。去年5月的一天,陈正江正在黄岩推销青葡萄,接到村民姚立新的求助电话,说自己有2500公斤青葡萄要销售。陈正江回家后马上派人上门装货,发往杭州市场。最后,这笔生意不仅没赚,陈正江还贴出了运输费和人工费。“像这样亏本的买卖,一年中总会有好几笔。”陈正江说。而从村民这里收购农产品,他却从不压价。一次,正遇葡萄上市季节,种植大户单金千因家里急需周转资金,但手头没有现钱,急得团团转。陈正江获悉后,按高于市场价8%的价格收购了单金千的4000公斤葡萄,救了他的急。单金千夫妻俩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过去几年里,陈正江先后被授予余姚市“守合同重信用”农户、余姚市十佳农产品购销大户、宁波市优秀农产品经纪人等称号,并当选余姚市农产品购销联合会秘书长。
农民欢迎的土专家
陈正江在忙着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的同时,还不断引进葡萄新品种,钻研葡萄培育新技术,经常指导农民种植。
去年7月11日中午,姚北的田野热得像蒸笼一样。陈正江刚端起饭碗,就接到了余姚滨海葡萄精品园区负责人的电话,请他前去指导。陈正江匆匆扒了几口饭,就驱车赶往滨海葡萄园。
不一会,就到了目的地。陈正江拿起剪刀,钻进葡萄大棚,指导社员剪去枝上的部分青葡萄。“当前,首先要减轻葡萄树负荷,适当剪掉一些青葡萄,以确保商品果有足够的养分。你们放心,我已联系好了黄岩罐头食品厂,以每公斤2元左右的价格上门收购青葡萄,收入不会受影响的。”据介绍,合作社销售40多万公斤青葡萄,可为社员增加收入100万元左右。
据悉,去年梅汛期的第一场暴雨,使合作社1200多亩葡萄园不同程度进水,对葡萄生产造成了影响。为了指导社员在夜间利用微喷滴灌设施给葡萄根部“输液”,陈正江连续几个晚上都没有好好休息。
陈正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土专家。2010年,他与高国华等6位葡萄种植户在临山镇万亩农业创业园区承包了250亩土地,创办了滨海精品葡萄园。为了打破葡萄的传统栽培模式,他们在移栽葡萄苗时,采取深沟高畦、穴施有机肥、回填客土、覆盖黑膜、淡水滴灌等技术措施,成功研究出了“碱地葡萄栽培新技术”。采用这项技术,一亩地可种植葡萄300株,远远高于常规的110株,且第二年就能正常生产,改变了“葡萄一年栽种三年结果”的传统。
目前,陈正江的葡萄农庄里种了30多个品种的葡萄,尤其是美人指、醉金香、夏黑等已实现规模种植。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