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桐乡杭白菊套种丝瓜亩增收几千元

  “没想到丝瓜和菊花能处得这么好,今年一亩地多挣了几千块。”日前,笔者在桐乡市凤鸣街道中群村道士庄种植户沈林荣的杭白菊地里看到,套种的丝瓜藤上挂满了丝瓜,矮的、胖的、长的……藤蔓下的杭白菊也长势喜人。杭白菊地里套种丝瓜的高效种植模式,使沈林荣的钱袋子更加殷实了。
  沿着道士庄的乡间小路一直往前,笔者看到,田野里满是成片的杭白菊和桑树,也有零星的几块蔬菜地。而沈林荣的那块“试验田”特别显眼,地块周边的几棵丝瓜藤互相缠绕,围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棚。沈林荣正在给杭白菊压条,以防止叶枯病的发生。
  种了杭白菊的地里还能再种丝瓜?这两种不同的农作物长在一起,在大多数人看来很新鲜。“一直以来,我们的农户会套种些毛豆、马铃薯等,套种丝瓜确实是第一次。”一旁的中群村村委会副主任邬树荣说,能把丝瓜套种好,与沈林荣丰富的种植经验有很大关系。
  沈荣林打理的3亩多土地,其中1亩多种植了桑树,剩下的种植杭白菊和蔬菜等。
  按传统方式种植,虽然桑树、杭白菊占用了沈林荣的大部分土地,但收入却不稳定。今年4月,沈林荣决定先在一亩杭白菊地里套种丝瓜。
  “套种模式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有的地方已经产业化了,要想实现两种作物都丰产增收,必须要学会把握好两者的‘脾性’。”凤鸣街道农经中心农技师王雪江说,套种的丝瓜、杭白菊在品质和产量上与非套种时没有明显差异,套种丝瓜还可以提高杭白菊的抗病能力。
  在今夏的干旱天气里,沈林荣的种植模式也令许多种植户羡慕不已。周边的杭白菊都渴死了,沈林荣的地里却没事。杭白菊在丝瓜的“庇护”下,长势喜人,而且丝瓜也获得丰收。
  “这一种植模式确实值得我们村里的很多种植户借鉴,能够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邬树荣说,下一步他打算把沈林荣的种植模式推广示范,促进农民增收。
夏建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