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
十月初,受强台风“菲特”影响,我省遭受大范围持续强降水,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台州等地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大灾面前,农业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十分艰巨,在省农业厅的组织指挥下,我省各地农业部门积极行动,主动出击,齐心协力,连续奋战,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杭州 连日来,杭州
市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渔)民发布信息4.9万余条,将天气动态、防范措施等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渔)民、大户和基地。为了迅速恢复灾后生产,市政府安排财政资金300万元用于本次受灾严重的地区恢复生产,全市储备种子100万公斤,确保全市灾后恢复生产的需要。
杭州市农业局还专门成立了6个工作组,于10月7日开始,奔赴受灾一线指导抗灾工作。县(市、区)农业局也派出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抗灾工作,帮助受灾企业和农户开展生产自救。截至10月13日,杭州市农业系统已组织各类救灾服务组103个、技术人员300人次,深入基层,加强技术服务,帮助和指导农民做好救灾工作,重点对粮食、蔬菜、水果、畜牧和水产灾后生产提出明确的技术指导意见。如在萧山区,大雨造成大部分农田淹水,油菜秧苗、秋大豆、秋玉米等粮油作物及蔬菜秧苗、叶菜、芹菜、秋季茄果、萝卜等农作物大面积受淹,服务组积极帮助受灾企业开展灾后补播;在临安板桥镇,爱咯禽业有限公司鸡舍被淹,地面开裂、房屋有倒塌危险,服务组紧急动员转移蛋鸡1万羽,并及时研究提出成活鸡的防病防疫措施,落实死鸡无害化处理。
宁波 宁波市对台
风期间死亡畜禽第一时间作了无害化处理,并成立应急处置、物资保障、技术专家等3个应急小分队,对受淹畜禽栏舍及运动场、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畜禽及其产品加工场(点)、畜禽运输车辆等进行消毒灭源和畜禽饮用水消毒。同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就地、就近对死亡畜禽采取深埋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落实分片包干制度,明确所辖区域的监管部门及监管职责,加强灾后相关水域巡查,及时打捞、收集、处理漂浮和遗弃死亡畜禽。
灾害发生后,宁波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组织生产自救,把恢复生产做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10月13日,该市共准备和调拨小麦种子51.75万公斤、大麦种子8.65万公斤、紫云英种子30.5万公斤、油菜种子1.89万公斤、蚕豆种子40.74万公斤、豌豆种子1.84万公斤,目前正按需下拨。全市已紧急组织派发消毒药品20吨;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各类动物疫苗150万毫升;装尸袋1.5万个、编织袋2万个;口罩、橡胶手套、防毒面具、防护服等防护用品5万余件(套)。同时加紧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定损和理赔工作。
温州 温州市在台
风登陆当天就下发了《关于全力做好灾后农业生产自救的紧急通知》,及时将水稻、蔬菜、水果、茶叶以及畜牧养殖等种养业的灾后管理技术要点发放到农民手中。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和农民信箱等多种方式告知农民进行生产自救,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刊登农业救灾措施,宣传农业灾后自救措施。截至10月10日,该市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奔赴灾区,指导帮助重灾区农民开沟排水、消毒施药、抢收补种、修理栏舍和大棚等。同时,紧急启用农业救灾储备物资,将救灾物资分发到受灾农户手中,用于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和水稻病虫害防治。紧急启动农业救灾资金300万元、副食品风险基金500万元、扶贫救助资金100万元,用于灾区农业恢复生产、低收入农户生产自救和市级常年蔬菜基地恢复叶菜类生产和副食品物资的调控。
湖州 从10月7日
开始,根据雨情灾情发展情况,湖州市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强降雨灾害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发布晚稻、蔬菜、渔业、蚕桑、畜牧等生产自救技术应对措施,截至10月13日,该市共组织85个技术指导组,1200多名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尽量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同时,湖州市农业局还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积极与该市相关部门作好衔接工作,保障用电、用油、水泵、种子等抗洪、恢复生产的物资供应,特别是保证重点农业生产基地的生产、排涝用电等。截至10月13日,该市共组织调用农机排涝设备43516台(套),投入动物防疫设备2648台(套);完成畜禽栏舍清理消毒面积68.21万平方米(次),修复受损大棚508个、612亩,修复倒塌畜禽场舍13580平方米,补种叶菜类蔬菜面积2200亩。
嘉兴 嘉兴市及时
启动应急响应,成立应急指挥组,实施24小时不间断值班,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10月8日开始,嘉兴市农办、市农经局成立7个救灾服务组,分赴各县(市、区)指导,及时了解第一手情况。
针对不同产业不同情况,嘉兴市农经局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海洋与渔业、农机等部门组织64个专家组(服务队),出动630名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分类进行指导,尽量减轻灾害影响,加快灾后恢复生产。截至10月13日,全市累计抢收葡萄1.9万亩,改种速生叶菜类2.5万亩;清理畜禽棚舍209万平方米、消毒棚舍及场所404.6万平方米,紧急免疫生猪57375头、羊71804只、禽类70.7万羽,无害化处理死畜2.1万头、死禽356.9万羽。
为了做好救灾种子供应,结合冬种工作,嘉兴市储备了大小麦、油菜、豌豆、蚕豆等作物种子102.43万公斤,储备消毒威1600包、消毒净2000瓶,最大限度地满足救灾和生产需要。截至10月13日,该市共投入排涝机械1.52万台套、其他机具1.3万台套,排涝面积158万亩。同时,嘉兴市农经局还配合发改委和保险公司迅速开展灾害损失统计、定损、赔偿等工作,有效降低农民损失。
绍兴 通过采取有
效的抗灾救灾和恢复生产措施,绍兴市受灾产业正逐步恢复。截至10月13日,该市已补播蔬菜面积1800多亩,修复受损大棚面积587亩;无害化处理死亡生猪3000多头、家禽1.6万余只(羽),发放消毒液9吨,消毒器械60套,消毒畜禽栏舍等面积35万平方米,修复倒塌畜禽场舍面积3.2万平方米。特别是针对受灾严重的上虞市永和镇,上虞市组织采购了9800包多菌灵、喷施宝、司马红等水稻杀菌剂、叶面肥,以及180公斤畜禽消毒灵(威),免费发放给受灾村和农户。同时,举办救灾技术培训班26期,发放田间管理技术资料2.3万余份,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发布信息4.5万条,鼓励和帮助农户进行生产自救。
台州 强台风“菲
特”登陆后,台州市农业局迅速组织3组抗台救灾指导组,深入受灾比较严重的黄岩、路桥、温岭、玉环、临海、仙居等县(市、区),帮助落实抗灾措施,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同时要求全市各地特别是受灾严重地区的农业局,立即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灾区,了解和掌握灾情,及时帮助指导受灾农户做好灾后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农技110、农业信息网和专家组的作用,及时发布灾后技术措施,迅速解答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针对西兰花、番茄、红茄等蔬菜作物大田种苗严重受淹的田块,积极做好种苗余缺调剂,需要改种的,指导农民及时改种其它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