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林业

全省干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本报记者 曹丽娟
  本报讯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省林业部门深入发掘干果产业市场潜力,大力发展特色干果产业。截至目前,全省拥有干果种植面积520万亩,其中投产400万亩,年产量18.62万吨,年产值81.2亿元。干果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据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干果生产历史悠久,主要树种包括油茶、山核桃、香榧、板栗、柿子和银杏等。当前干果产业呈现出产业效益好、发展速度快、投资热情高、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比如,香榧、山核桃等特色干果,结果期长,近年来价格稳步上升,支撑着主产区农民80%以上的收入。又如,随着良种油茶示范基地的开发建设,示范林亩产茶油高达50公斤以上,每公斤茶油收购价从2008年的16元上升到2012年的70元,行业产值从2007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2亿元。
  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大批资本投资加盟。据统计,目前每年有近1亿元的工商资本直接用于发展木本油料基地。5年来,全省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超过12亿元,其中省级以上木本油料项目投入8.61亿元。300多家企业或合作社参与基地建设,基地面积以每年15万-17万亩的速度递增,特别是油茶示范基地每年新增7万-10万亩。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省林科院和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大力推广良种和早实丰产、测土施肥、人工授粉和标准化栽培等技术,实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使基地的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目前,全省山核桃面积已有84万亩,其中投产的有53万亩,年产量1.6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总产值约38.5亿元;香榧52.1万亩,其中投产的有10.2万亩,年产量2359吨,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面积、总产量的95%以上,总产值10.5亿元;油茶种植面积250万亩,其中投产220万亩,产量6.17万吨,总产值16.2亿元;板栗、柿子、枣子等面积145万亩,产值16亿元。全省形成了以临安、淳安等天目山脉为主的山核桃产业带,以诸暨、东阳、嵊州等会稽山脉为主的香榧产业带,以衢州、丽水等为主的浙西和浙南油茶产业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