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第16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心跳、健康血压”。中国疾控中心慢病社区处处长施小明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24%,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2.66亿,每5个成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病。
不少人利用午睡补觉。但是,近日据媒体报道,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对27009名45岁以上的男女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发现,每天习惯午睡30分钟以上的人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的几率更高。
防治不乐观,肥胖儿童三成血压偏高
高血压和脑卒中等心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算,全国40岁以上成人高血压年发病率约3%。我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已达15%左右。肥胖儿童血压偏高的比例大约为30%。
据悉,我国高血压防治形势极不乐观。高血压患者患病知晓率不到40%,患者管理率仅约四分之一,管理人群服药依从率约60%,血压控制率约50%。
我国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普遍偏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导致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我国高血压患者中75%同时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是单纯高血压的4到5倍,是正常人的28倍。
施小明说,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降压、调脂、降糖、服用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五项主要措施。在我国,增加服用叶酸可有效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减少脑卒中等急性心血管病事件。
据介绍,控制超重肥胖、不合理膳食、食盐摄入过多、身体活动不足等危险因素,均有助于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午睡超半小时,45岁以上的人易患“三高”
据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调查,每天午睡30分钟以上的人比没有午睡或午睡时间不足30分钟的人血糖浓度高。并且,研究还表明,午睡时间超过30分钟的人中有40%患有高血压,而没有午睡习惯的人仅有33%的人患有高血压。
午睡时间超过30分钟的人中有24%曾患上高脂血症。而没有午睡习惯的人仅有19%曾患有高脂血症。
该研究团队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天习惯午睡30分钟以上的人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的几率更高,这或许是因为午睡会扰乱生物钟,使得荷尔蒙分泌过多。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睡醒后“红眼”要及时检查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专家张明主任医师介绍说,适当的午睡有利于血压平稳,但是不适度也的确会对控压不利。午睡时,心跳速率和血压与活动的时候相比会相对降低,醒来后,心跳速率和血压又开始提升。一般来说,午睡半小时效果最好,午睡时间过长,人会进入深睡眠状态,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醒来后就会感到更加困倦。有的人会感觉,突然醒来后,大脑会出现一过性供血不足,会使人感觉比较难受。午睡过长还会影响夜间正常睡眠,扰乱了正常生物节律。午睡后经常性出现“红眼”症状的人,尤其要警惕高血压诱发的眼部病变出血。
一觉睡醒眼睛变红,如能自然消退是正常的,但如果眼红一直持续,并且伴有红肿则不正常。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一旦出现这种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对症治疗,切忌马虎大意。所以,建议午睡时间有十几分钟就够了,习惯睡较长时间的,也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高血压患者睡前不要服降压药,否则易中风
午睡前,不要吃得太饱、太油腻。因为太饱使胃膨胀,膈肌升高,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太油腻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促发大动脉血管病变。午饭后20分钟再上床午睡为妥,因为饭后大量血液流向胃,大脑供氧明显减少,此时午睡易致大脑供血不足。
患有高血压的病人睡前不要服降压药。因为人体入睡后的血压比醒时的血压下降20%左右,睡前服药易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促使血小板等凝血物质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导致缺血性中风。午睡起床前,应先在床上轻轻活动一下手脚,然后再慢慢坐起3-5分钟后再起身。下床后,最好能立即喝一杯白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达到扩张血管和减少血栓形成的目的。
生活中的8个控压小窍门
美国《预防》杂志最近载文列举了日常生活中有助于控制血压的8个小窍门。
1.干活“慢”半拍:高收入、高职位、多应酬的中青年白领人群正成为高血压的“新宠”,但由于这些人的高血压发现率低,称之为高血压“隐形族”。所以,快中求慢,有利于预防高血压。
2.经常快步走: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周快走2.5小时可以大大降低高血压危险。成年人散步的速度一般在每小时走3公里以内,而每小时走4.5公里左右才是快步走。
3.闭上眼睛:闭上眼睛深呼吸可以调节我们的胸腔负压,增加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荷,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4.听古典音乐:科研人员发现,音乐对一个人的血压和心率会产生不同影响。高血压病人经常听舒缓、轻柔、轻松的古典乐曲对降压极有帮助,音量控制在40分贝以下为宜。
5.治疗打鼾:打鼾严重的人往往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50%以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高血压,及时治疗有助于血压恢复正常。
6.多吃茄子、土豆:橘子、橙子、香蕉、土豆、芹菜、蘑菇、豆制品含钾丰富有降压效果。多吃一些茄子,可以起到增强血管弹性的作用,茄子还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7.少量饮酒:研究显示少量饮酒有扩张血管等“活血”的功用,因此在寒冬季节或逢年过节适量饮些酒精含量低的啤酒、红酒、黄酒对人体有益。
8.多吃豆制品: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钾,对于控制血压有一定的帮助。多吃豆制品的同时还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但兼有胃病、肾病和痛风等疾患的高血压患者不宜多吃豆制品。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