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浙江气象

台风刚走,冷空气又要来了

秋收冬种需防连阴雨

  □本报记者 葛勇进
  国庆期间侵袭我省的强台风“菲特”,像着了魔一样,恣意妄为,暴雨,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倾泻而下,使我省受灾严重,险情不断。随着“菲特”的残留云系消散,这几天我省的天空,开始恢复平静。憋屈了多日的阳光也终于拨开云层,重返大地。在阳光的照射下,各地气温也“噌噌”往上走,昨天,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都超过了30℃,恍若夏天。
  眼下,风雨虽然止步,但由于前期的狂风暴雨太过猛烈,影响并未完全消去。因此,省气象部门提醒,当前各地仍需加强排涝除险检查,注意防范长时间降水可能引发的山体滑坡、中小河流域洪水和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做好卫生防疫等工作。
下周初较强冷空气来袭
  我省入秋已有时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也已过。寒露是一年中由凉爽向寒冷的转折。进入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转凉,露珠寒光四射。对我国北方多数地区来说,寒露节气是一年中气温下降最快的时段;而对浙江来说,寒意可能还算不上,但在一次次冷空气的频繁影响下,夏天的痕迹即将消退,秋意渐浓。
  虽然这几天,风雨过后,在阳光的陪伴下,寒冷的感觉并不明显,特别是白天,最高气温稳定在24℃-30℃之间,感觉还暖洋洋的。但老天爷不会迟疑,一股较强冷空气已踏上征程,省气候中心预计10月14-15日,我省将有较强冷空气影响,降温幅度较大,可达4℃-8℃。届时浙江迈向深秋,早晚感觉会比较寒冷,气象专家提醒公众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积极预防感冒。
秋收冬种需防连阴雨
  眼下,我省正逐渐进入秋收冬种大忙时期。由于地势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各地种植方式和发育期差异较大。南部的单季稻从9月中下旬开始零星收割,而北部的单季晚粳稻在11月上旬才开始收割,绍兴、宁波的双季晚稻最迟到12月上旬才收割完。移栽油菜西南地区从9月底开始播种,直播油菜迟的要到11月底;种植大小麦地区,播种时间从11月上旬到12月上旬。
  为帮助广大农民搞好秋收冬种,省农气中心从2009年9月20日开始,每年推出秋收冬种专题气象服务,为期两个月,今年已是第5个年头了。这期间省农业气象中心每周制作“浙江省秋收冬种气象服务专报”,分别于周二和周五中午12点发布,内容包括各地秋收冬种进度,前期气象条件的影响,未来天气趋势和秋收适宜度预报及农事建议。
  今年,省农气中心从9月20日起开展浙江省秋收冬种气象服务专报,截至10月10日,已制作了6期秋收冬种气象专报。其中“菲特”强台风来临前制作了两期,对引导各地灾前抢收起到积极作用。
  对下一阶段秋收冬种的天气趋势,省气候中心表示,未来会加强秋季连阴雨的预警,防止连阴雨影响秋收进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