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种水稻,这事不新鲜,但稻田里既种水稻又养泥鳅就有意思了。在桐庐县分水镇大路村的大路粮油专业合作社,稻田里养泥鳅成了新的生产方式。10月6日,笔者来到分水镇大路村,跟随桐庐大路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樟强来到了养泥鳅的稻田,探寻稻田里养泥鳅的奥秘。
来到田间,笔者发现,这些稻田里的水稻比一般的水稻要高一些,稻穗也更大一些,而且稻田里几乎看不到杂草。疑惑之际,笔者看到稻田边上还有一条细细的绳子,便产生了好奇心。“这个绳子连接的是个网袋,平常抓泥鳅都靠它。”王樟强解释道,稻田抓泥鳅是需要技巧的,不恰当的操作可能会伤到稻谷,用网袋放在稻田里抓泥鳅,简单又方便。王樟强边说边拎起了网袋,一网滑溜溜的泥鳅活蹦乱跳,个个粗大。
说起稻田养泥鳅的好处,王樟强打开了话匣子。“养泥鳅当然少不了泥,这一基础条件稻田就十分符合。”王樟强分析道,每亩稻田投放50公斤左右的泥鳅苗,稻田里的杂草、虫子都可以成泥鳅的饲料,这样大大节省了养泥鳅的饲料费用。同时,泥鳅吃了饲料后排出的粪便成为水稻肥料,今年200亩早稻根本没怎么施肥,大大减少了水稻用肥成本。当然,在稻田里养了泥鳅,对水稻杀虫除草等用药方面也就更加小心,用的是杀虫灯和粘虫黄板除虫,不喷农药,不打除草剂,水质好。其中与人齐高的频振式杀虫灯,可以杀除半径120米范围内的所有害虫,大大提高了稻谷质量。
眼下,今年6月底投放在稻田里的1万公斤左右泥鳅苗,正捕捞出售,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每公斤泥鳅可卖66元,而且非常畅销,不愁卖不出去。据王樟强估计,每亩稻田泥鳅收入6000元左右,还可收550公斤的稻谷,效益不错。 林琳 胡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