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大同镇万兴村农民徐善贞利用当地生态与地理环境,种桑养蚕,种粮放牧,发展多元化种养业。今年他还注册成立了大同镇善贞家庭农场,当起了该村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家庭农场主。
今年46岁的徐善贞以前在杭州等地打工,月收入有2000多元,日子过得还可以。2009年7月,他在自家的二层楼上翻修水管时,不慎从高处摔下,造成腰椎与左手臂等多处骨折,从此不能再干重活。
在家养伤时,徐善贞想,自己不能干重活,也意味着不能外出打工了,那可不可以在家发展家庭经济呢?看到家门口四面环山,植被茂盛,他觉得养羊应该是条好路子。妻子也很支持他的想法,两人便从外村一家养殖场借了7只母羊,开始了自己的放养山羊之路。两年后,徐善贞的山羊发展到了三四十只,他除了归还养殖场的山羊外,还能挣2万多元。养羊的成功给徐善贞带来了信心,他觉得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于是,他又租了村里十多亩抛荒的土地,用来种粮种桑,养鸡养鸭养蚕。
今年,徐善贞放养的80多头山羊,到年底至少可出售30多头,而且今年山羊销路不错,收入至少有两三万元。他还种了5亩桑树,养上8张蚕种,可收入1万多元。再加上种粮、养鸡等,全年共有5万多元收入。“希望在政策的扶持下,我的家庭农场越办越好,在家门口就业的路越走越宽。”徐善贞笑着说。 王淑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