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平湖市当湖街道曹兑村的农户,忙着在田间地头栽种大蒜,拉开了今年播种大蒜的序幕。
据了解,当湖农村素有“七葱八蒜”的栽种习惯(注:农历七月栽葱、八月栽蒜)。每年的这个时候,当湖街道的农户们都会在空隙的地方或专门留出地方来栽种大蒜。有的农户是为自家食用而栽,而有的是为专门出售蒜叶或蒜头而栽的,扣除成本后,每亩可获利4500多元,也是一项不少的收入。因此,大蒜栽种已成为了当湖农民已经习惯了的“规定动作”。“去年,我学着王水林的新方法播种大蒜,效益确实比平常年份高一倍多。去年种了2分地大蒜,蒜叶、蒜梗和蒜头共卖了2100多元钱。”曹兑村1组老农李培根高兴地说,“今年,我栽种大蒜面积增加到半亩,我们村上绝大多数的农户用上了这个新方法。”
据介绍,王水林是该街道黄家浜村蔬菜种植大户,他的“错时栽培法”,即分时段栽培,分时段采收。具体方法是:在每年9月上旬播种大蒜时,分成10多个时段,每次栽种一部分,持续到9月底或10月初才全部栽完。行距在15-20厘米,株距在10厘米左右,比常规栽种密了1倍左右,每亩地用种量在300公斤左右。到了10月底或11月上旬,蒜叶长齐后相互间开始拥挤的时候,就按播种时段采取“间伐”的方式收割蒜叶,隔一窝拔一窝,隔一行拔一行,并且采强留弱。采收十几批蒜叶之后,进行越冬管理。到了第二年春天,再按“先卖蒜梗、后卖蒜头”的顺序,按播种时段的先后来收割、出售。这样,不仅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王水林的“错时法”很快被周边的农户所效仿。去年,仅黄家浜村和距离最近的通界、金家等村,就有20多家农户采用这一新方法。今年,这一方法扩展到了100多户,甚至连曹桥街道百寿村和马厩村的农户,也都开始采用这一新方法了。
屠尊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