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两区之美

2013全省农业“两区”建设现场会示范案例(上)

鄞州区洞桥镇宁锋畈粮食生产功能区

  宁波市鄞州区洞桥镇宁锋畈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7400亩,基础设施完备,水稻的机收、机耕率达到100%,机插率达87.6%,全程机械化率9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100%。
  在建设过程中,鄞州区在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考核和通报制度、实施项目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提升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高了园区综合生产能力;通过组建科技服务与创新团队、开展科技创新,顺利将良种良法直接推广到田、技术要领直接推广到人,解决了技术进村入户到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持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核心示范方的产量实现了每年一个跨越,取得了9夺浙江省粮食高产吉尼斯纪录的佳绩。
  【点评】 该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增强保障能力、开展科技创新为己任,着力于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2012年,单季晚稻百亩示范方、高产攻关田亩产创造了全国纪录,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出。
诸暨市山下湖镇新桔城粮食生产功能区
  诸暨市山下湖镇新桔城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270亩,分别由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农户经营;通过实施中央、省、市、县各级项目,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698万元,基础设施完善,并建有农技、农机、农资服务三个中心;功能区内建有一家粮食专业合作社,开展代耕、代育、代种、代收、代烘等社会化服务;区内农田规模经营率达到93.7%,以绿肥-早稻-晚稻和春粮-单季晚稻两种种植模式为主,全年农作物复种指数271%,其中粮食复种指数达200%。
  自建设以来,功能区已经连续三年打破了省单季晚稻百亩示范方吉尼斯纪录,2011-2012年两年均打破和创造了省双季稻百亩示范方吉尼斯纪录。2013年早稻攻关亩产达705.33公斤,早稻百亩方亩产达682.67公斤。
  【点评】 诸暨市山下湖镇新桔城粮食生产功能区是全省第一个通过省级认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也是第一批示范性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生产技术、良好的管理模式,为其产量屡创新高奠定了基础。
婺城区万亩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
  金华市婺城区万亩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总面积12598亩。婺城区以经营模式创新为动力,通过开展土地流转、培育发展种粮大户和规范性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使功能区内8000多亩土地得到了有效流转;以管理模式创新为抓手,通过实行区政府建设负责制、乡镇政府管理负责制和农民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负责制“三制”结合的机制,做到了建设、管理和生产同步进行;以科技成果应用为支撑,通过提高地力、改良土壤、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手段,使“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在功能区内实现了全覆盖。
  目前,功能区内水稻主导品种覆盖率、水稻生产主推技术覆盖率、统防统治率、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率均达100%,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点评】 婺城区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注重连片规划、整体建设,大力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成立了4家粮食专业合作社,培育百亩以上种粮大户10户;并建有功能齐全的粮食生产服务中心,开展土地翻耕、品种布局等“八统一”服务。
衢江区莲花现代农业园区
  衢州市衢江区莲花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面积24853亩,计划总投资1.79亿元,实际建成面积24551亩,总投资2.23亿元。
  园区组织开展“三包十帮扶”活动,即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包综合区、农技指导员包主导产业示范区、责任农技员包特色农业精品园;“十帮扶”即帮土地流转、信贷融资、注册商标等十大类农业生产经营事宜。
  园区大胆探索钢架大棚、农机具和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新方式,同时抽调农经、农机和各产业专业人员,组建“衢江区现代农业发展资产评估中心”,为综合区的农业设施、土地经营权、品牌等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强化农业政策性保险,新增大棚保险、大棚蔬菜保险,帮助综合区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点评】 衢江区莲花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坚持“总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与生态并重、规模与效益并重”,通过强化领导、加大投入,统筹谋划、联动推进,在运作机制管理、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生态循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为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温岭市东部现代农业园区
  温岭市东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区)位于温岭市东部沿海,面积5.52万亩,总体布局为“三区、三园、一中心”。
  园区创新经营机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创新流转机制,积极推进“农户土地入股→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大户(企业)经营”股份合作模式和“农户委托流转→村集体统一转包→大户(企业)经营”整村流转模式。
  园区通过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强化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建立了市、镇(街道)、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市场)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现了对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切实保障主导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加大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大力发展精品农业。
  【点评】 温岭市东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现代设施装备投入力度、提升农业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等措施,初步形成了“三区、三园、一中心”的发展格局。
绍兴市袍江斗门蔬菜精品园
  绍兴市袍江斗门省级蔬菜精品园建设面积1020亩,由斗门村集体统一建设,将分散的土地集中流转经营,再由当地菜农和外地菜农承包生产。斗门蔬菜精品园整合绍兴市菜篮子工程、设施农业项目以及袍江开发区、斗门镇政府配套补助资金,斗门村经济合作社自筹部分资金,累计投入资金1043万元以上,集中进行道路、渠道、管理用房和交易场地等基础设施建造,以及大棚、喷滴灌、物理防虫设备等生产设施建设,精品园已完成3期建设内容。
  通过园区建设,斗门蔬菜知名度进一步提升。目前,园区种植蔬菜30多种,每年生产8000余吨新鲜蔬菜。精品园区建成后亩产量提高350公斤,亩产值增加800元,每年增加新鲜蔬菜350吨,增加蔬菜产值80万元。
  【点评】 绍兴市袍江斗门省级蔬菜精品园以规范化蔬菜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组织菜农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等“六统一生产”,园区示范蔬菜优质高效茬口模式、蔬菜残体无害化处理及再利用和高效节水灌溉等实用新技术,区内复种指数达300%以上。
瑞安市湖岭生猪精品园
  瑞安市湖岭省级生猪精品园2012年末生猪存栏7206头,其中母猪708头,年出栏商品肉猪12732头,产值3100万元。
  精品园规划定位为高起点、高标准、布局科学、环境优雅、生态融合的标准化养猪场,有管理、生活、生产、粪污处理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五大不同功能区域。
  园内设备先进、设施齐全、机械化程度高。安装了9条自动化送料系统和28条自动饮水线,B超机、显微镜、恒温箱一应齐全,建立了简易检测实验室、人工授精室、电脑监控、数据库管理等先进管理设施设备。按照雨污分流、固液分离、沼气净化、农牧结合的方式,园区建成大型塔式和红泥薄膜沼气净化处理系统,实现了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建立沼气入户利用工程。
  【点评】 瑞安市湖岭生猪精品园引进应用现代化、标准化生猪养殖设施设备,注重生态化养殖技术应用,实行精细化管理,全程质量监控,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等多项技术推广,与40多个中小规模猪场建立了优质仔猪供应关系,成为瑞安市畜牧业的领头羊。
秀洲区王店奶牛精品园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省级奶牛精品园位于秀洲王店镇红联村,占地面积约40亩,现有各类标准化牛舍6850平方米,存栏奶牛381头,其中后备奶牛191头,年产鲜奶1800吨,是我省首批省级精品园创建点。
  园区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模式和生产设备,大力提高园区生产设施化、机械化水平。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引进荷斯坦公牛和奶牛优良品种和可达到93%母牛率的美国CRI性控精液先进技术,园区良种覆盖率和技术应用率达到100%;借鉴国外先进奶牛场牛舍设计的理念,自行开发设计4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奶牛舍,配套4座大型节能型工业风扇给牛舍送风,利用水循环及蒸发原理给牛舍降温,在今年60年一遇的持续高温中,牛舍温度一直保持在31℃-32℃;采用美国博美特挤奶台和机械化饲喂系统(TMR)实现挤奶、饲喂全程自动化;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齐全,废弃物实行干湿分离。
  精品园2012年实现产值986万元,利润180万元,成年奶牛年产鲜奶9吨以上,头均收益达到1万元,平均单位产出比周边同类产区高28.35%。
  【点评】 秀洲区王店省级奶牛精品园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重科学的布局建设养殖场,以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引进吸收转化,建立起设施完善、技术先进、品种优良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场。
开化县池淮茶叶精品园
  开化县池淮省级茶叶精品园位于开化县池淮镇白渡,由开化县名茶开发公司负责具体实施。
  按照开发区思路、工业化理念的建设思路,精品园优化运行机制,着力构建保障体系。建立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筹建工作;健全实施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建立制度体系,制定了精品茶园抚育管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制度。
  园区充分发挥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组建茶叶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茶叶生产的统防统治。
  园区坚持科技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科研模式,并始终以保护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树良种化率及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水平为宗旨,以实现茶园综合效益为最大化目标,为全县茶叶精品园的发展、推广及应用提供了示范,周边农民通过采摘鲜叶增加收入500万元以上。
  【点评】 开化县池淮茶叶精品园运用开发区思路、工业化理念,加强生产管理、创新经营机制、提升技术含量等,逐步把园区建设成了生态、高效、绿色的标准化示范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