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刚开学。在这之前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一出立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个被网民称为“史上最严减负新规”的“新十条”,不少老师、学生家长对其能否落实表示出了怀疑,“会不会又是一阵风?”
教育部出台减负新规
8月22日,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内容包括: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分重点和非重点班,教学不得拔高要求和加快进度,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统考,全面取消百分制、采取分级评价,教辅材料“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每天锻炼一小时,教育部门每学期公布督导报告等。
相比以前的减负措施,此次的十项规定涉及面广、措施严厉,涉及了学生负担过重的方方面面。
学生开心家长担心老师顾虑
采访中,学生们对新十条规定表示欢迎。回家不用做书面作业,不用参加补课,每天还能运动一小时,这对很多小学生来说都是以前不敢想的事。
不同于孩子们的欢呼雀跃,一些家长对这些规定能否真正起到减负的作用表示担心。吴先生认为,且不说其他的,单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这条规定实行起来就很有难度。目前虽然取消了“小升初”考试,但小学毕业生要升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民办初中学校,仍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这种升学压力下,只能千方百计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做家庭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有效途径。
学校、老师对于减负新规同样心存顾虑。宁波市江东区的沈老师说,年年说减负,学生的负担减了吗?这十条规定真能落到实处吗?家长能否认同?沈老师认为,减负不在于表面的形式,不在于规章制度,作为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思考并实践如何让学生乐学智学,健康成长,才是真正地为学生“减负”。
减负并非不能实现
学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死穴”。教育部一次又一次下达减负文件,却收效甚微。减负到底能不能实现?该怎么落实?宁波滨海教育集团总校长李庆明说,减负并非不能实现。
李庆明原在深圳担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他说,南山附属学校很早就全面取消了小学书面家庭作业,并出台了减少每节课授课时间等“五减五增”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拓展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时空。实践很是成功,新学期开学后,这些减负措施也将陆续在滨海学校实行。
李庆明认为,要减负,必须做到四点。强化法治,全面实施《儿童权利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坚决捍卫儿童神圣不可剥夺的权利;改善课程,坚决克服课程繁、难、深、僻等顽症,最大限度开发、丰富适应儿童发展需要、儿童喜闻乐见的课程;变革考试,要从根本上变革中考、高考体制,中考应当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代之以更科学的学业成就和综合水平测试,或适合学生自主选择的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考试,废除高校统一入学考试,以有利于公平选拔的高校招生名额国家统一分配管理制度为依据,以高中学业成就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参照,全面地、毫不含糊地实现高校自主招生;优化环境,加速制定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法规,各级政府加大社会教育的投入,并鼓励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儿童学习、休闲和娱乐的各种社会教育设施,规范社会补习机构,取缔劣质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管理,为减负增质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