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投资20多万元用“机器人”清理河道

湖州农民要组建“治水合作社”

  •   水草收割船在作业。
      从山东买回来一台会治水的“机器人”后,湖州市吴兴高新区双丰村村民沈应清等人就成了村里的红人。经过数天的试运作,8月30日下午,老沈的全自动水草收割船正式投入使用,在当地的中横塘港,隆隆作响地“吞噬”起河里的各种水生植物,不一会儿,20多米长的水上“草垫”消失了。
      在河道里,只见这台黄色的水草收割船,用前臂的机械切割轮快速地切割水草,然后经由不锈钢收集带将水草输送到集物舱,全程只需在驾驶室中进行集中控制。在液压马达驱动下,“机器人”自如地前进、后退、转向和原地调头,“原先需要10多个工人干一上午的活儿,现在这台机器在20多分钟内就能搞定,只需2个人操作,而且更安全”。
      农民自掏腰包引进“机器人”治水,这在我省是一件新鲜事。更有意思的是,就在老沈的“机器人”试运作期间,双丰周边的村子就开始向老沈发来“治水订单”了。
      “老沈,帮帮忙,让你的‘机器人’帮我干个2天,我们这里河道的水草急需清理啊。”“哦,对不起了,不是不帮忙,人家早和我预约好了,今天、明天都没有空。要不先给你预约在后天了。”放下电话,沈应清掏出一个小本子,记下对方的名字和时间。他笑着说:“没想到生意这么好,打电话给我的人多了,记下来就不会忘记了。自从大伙集资买了这台‘机器人’,工作就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天都不得闲。”
      今年夏天气温偏高,河道水草生长旺盛。此前,双丰村采取了“人海战术”,但人工清理的速度远远不及水草生长的速度。为了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村里专门召开了村民会议,向村民征集治理河道的良方妙招。大家纷纷动起了脑筋,沈应清想起在网上看到过山东青州有专门生产水草收割机的,就提出集资购买的想法。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大伙儿的赞同,村里还为他找来了老袁等几位愿意合伙的村民。
      就这样,在村里的支持下,沈应清等一批“治水合伙人”马上赶赴山东考察,没过几天,机器就运回了湖州。“现在这台全自动水草收割机,是我们要求厂家按照湖州地区河道的特点定制的,总共花了20多万元。”沈应清告诉我们,有了村里牵头,几个合伙人都觉得集资买机器治水的事情大有可为。
      老沈又拿出小账本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清理1公里水草茂盛的河道,大概需要10个工人10天的时间,也就是100个工,按照现在每工80元的行情,清理成本达到8000元。然而,用他的“机器人”清理1公里河道只需3500元,且作业时间缩短,清理效果也非常好。下一步,老沈打算开一家“治水公司”,开展长效保洁服务,如以年为单位进行水面“打包服务”,费用的话每公里河道大概在6000元左右。“怎么算,也还是机器清理更合算。”合上账本的老沈说得自信满满。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让老沈等人更为振奋。高新区管委会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全力支持村民们机械化治水,要帮助他们成立“治水合作社”。
    郑嵇平 范小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