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供销

“小菜”出山村 助农共致富

——记温州市藤桥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张卢兄

  一个家庭养鸡场,短短20多年,壮大成拥有养殖基地500多个、占地4000余亩、年经营(销售)额2亿多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正是温州市藤桥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张卢兄。
  1983年,30岁的张卢兄不甘心只侍弄4亩责任田,就筹资500元,利用自家山林养鸡。1988年,他创办“卢兄养鸡场”,成为养鸡大户。1996年,张卢兄看准本地传统美食熏鸡,成立了藤桥禽业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了,人手不够,张卢兄想起在辽宁做生意的两个儿子张海猛、张海永。“1992年我跟哥哥到辽宁丹东做生意,租了一个2000平方米的商场,自己只留下一个柜台卖通讯器材,其余的都转租给别人,一年能赚几十万元。但我们觉得回家更有发展。”张海永说。
  两兄弟回到家,张卢兄与大儿子负责生产,小儿子张海永则负责销售。那时张家的熏鸡知名度还不高,有一次,张海永带着熏鸡去找一家饭店的采购经理,等了很久,还是被人家打发走。“创出自己的品牌太重要了!”于是,1999年,张卢兄注册了“藤桥”品牌。
  为保证熏鸡味道纯正鲜美,公司遍寻国内外食品工程师,多次去意大利、瑞士、日本求教,从国外引进冷风干技术与设备,建成仿腊月环境的车间,实现全年全天候生产。于是,“藤桥”熏鸡产量越来越大,但美味始终如一。原本是山村“小菜”的“藤桥”熏鸡,走出温州,逐渐为世人所知,年销售额也高达2亿余元。
  公司发展了,张卢兄不忘带动农民一起致富。如今,藤桥禽业有限公司与500多农户签订了委托养殖合同。鸡苗、饲料、防疫全部由公司负责,肉鸡全部由公司按保护价收购。农户每养一只鸡,最少能纯赚1.5元,风险很低。“以前养鸡,价格由收购商来定。如果行情不好,还赔钱。现在我和藤桥公司合作,鸡苗、饲料、防疫我都不操心。满90天出栏,公司全收走。我只出场地,盖鸡棚,每年纯利润一二十万元。”在藤桥镇潮济村自家鸡棚边,30多岁的刘先生说。刘先生2008年开始和藤桥禽业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0多万元,盖了7个鸡棚,每棚可养2500只,一年四茬,收益相当可观。
  藤桥禽业有限公司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相信:农民能赚钱,才会跟着公司好好干,公司事业才能越做越大。
  至今,藤桥禽业有限公司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温州市十佳农业龙头企业等称号;“藤桥”熏鸡被评为省名牌产品,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张卢兄被评为省百佳农产品经纪人、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全国十大创业带头人、温州市劳动模范等。
本报综合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