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廷尚 通讯员 王春
本报讯 近期,我省金华、嘉兴、衢州、绍兴等多个地方的农民向当地农机管理部门反映,在申请购买补贴机具过程中,有不法分子冒充农机、财政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电话诈骗已购机的农户,骗取银行账号和密码,套取卡内资金。
骗子冒充工作人员骗取账号信息
楼秀球在义乌城西街道夏楼村种了70余亩枣子。夏天天气炎热,枣林出现食心虫,为了确保枣子的质量,8月上旬,楼秀球在义乌市惠农机械有限公司花1万多元钱买了10套太阳能杀虫灯。根据农机补贴政策,每套杀虫灯补贴300元钱,楼秀球可获得3000元补贴。当天,楼秀球在网上填写补贴申请表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等内容。
8月13日,一名自称是义乌市农机管理站工作人员的男子给楼秀球打来电话,核实完楼秀球的个人信息后,告诉他补贴款手续还没办完,让他及时与财政局联系,核实银行卡号等数据。随后,这名男子给了楼秀球一个手机号码。“人家告诉过我,政府部门打来的电话,一般都用座机,不会用手机的。但是,如果是骗子,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手机号码、身份证号呢?”楼秀球很疑惑,就给义乌市农机管理站打了电话,农机站表示根本没打过这样的电话。
义亭镇农民余光明的遭遇要比楼秀球惊险很多。8月上旬,余光明花3600元钱在义乌市惠农机械有限公司买了两台离心泵和一台喷灌机,可以获得农机补贴800元钱。第二天中午,正在午睡的余光明接到一个从广州打来的电话。“对方告诉我,今天是办理农机补贴的最后一天,让我按照他的方式去银行操作。否则,补贴就办不下来了。我说你是不是骗子,对方就把我家的住址、身份证号都报出来。”余光明的妻子说,“我一看电话是从广州打过来的,听说很多农机设备都是从广州进过来的,我想他们可能跟厂家有联系,应该不是骗子。”
余光明的妻子挂掉电话后,揣着银行卡匆忙赶到银行。她的文化程度不高,找了银行一名工作人员帮忙操作自动取款机。银行工作人员听了她的讲述后,觉得很可能是骗子,就让余光明的妻子到购买农机设备的公司去核实情况。“我给惠农机械有限公司打了电话,对方告诉我,这肯定是骗子。当时我卡里有几万元钱,如果按照骗子说的去操作,我的钱就全部转到他们账户里去了,好险啊。”余光明的妻子心有余悸。
义乌这两位农户还真幸运,永康一农户则不幸中招。该购机户接到一个电话,询问他购买的某农机具近日是否已收到中央补贴资金,如果已收到,那还尚有一笔地方资金补贴要打到个人账户里,请报上银行账号及密码,便于划款。该户照办后,卡内6000元即被划走。近期,类似的诈骗在省内多地发生,广大购机户千万要多留个心眼。
农机部门提醒购机户谨防上当受骗
针对这一利用购机补贴进行诈骗的情况,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可能跟购机农户不了解补贴发放程序有关。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采取的是全价购机的方式,农户购买农机须向补贴机具经销商交纳全款,农机、财政部门按照规定核实购机真实性后,由财政部门负责进行补贴款返还,直接将补贴资金汇入购机农民账户中,这个过程不需购机农民做任何有关资金流转的事项,只需到银行查询补贴款是否到账。如果有人发短信、打电话要求购机农民提供个人账户信息、付款、转账等,切不可轻信,可向当地农机、财政等部门核实,同时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为防止购机农户上当受骗,近期,各地农机管理部门纷纷发出警示并采取措施,提高农民防范意识。
淳安县农机管理部门接到农户反映后,通过新闻媒体、农民信箱及时通报诈骗活动情况,提醒广大购机农户对于来历不明信息、非常规号码陌生电话以及非正规渠道提示在ATM机上进行操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相信,要多与周围亲朋好友沟通,或是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
平湖市农机管理部门结合“一卡通”操作实际,告知邮政系统各受理点,时刻关注办理农机购置补贴业务的农户,减少农户损失。同时,告知经销商要时刻提高警惕,在日常业务中提醒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用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衢江区从做好保密工作入手,要求农机部门工作人员、补贴机具经销商不得泄露购机者通讯号码等隐私信息。提醒购机户要做好自我防范,如发现受骗,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日前,省农机局已要求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切实保护好购机农户个人隐私信息,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软件系统的保密管理,提高用户密码的识别难度,防止不法分子盗取相关信息,认真做好农民群众举报投诉处理工作。
省农机局郑重提醒广大购机农民群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有着严格而明确的规范程序,申请补贴应亲自到农机部门申请登记,绝不允许所谓的代办或集体办理。补贴的相关款项会直接打入购机者的账户中,相关管理部门不会要求购机者提供卡号和密码,敬请广大购机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舟山市购机农户在农机管理站办理补贴申请手续。 谢先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