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食品药品安全

史国忠:让居民吃得安心是最大心愿

  编者按:今年,宁波鄞州区被确认为首批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市)。这一称号的获得,与监管部门的严格管理、积极创建固然分不开,更与一个个像史国忠一样的食品安全协管员的努力分不开。
史国忠:让居民吃得安心是最大心愿
  这几天,宁波鄞州区彩虹社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站站长史国忠有一桩心事:社区内一家书店前两天关门了,装修工人进进出出,看来店铺易主了。“新店该不会是饭店吧?店主知不知道小区内不能开饭店?”几个疑问在史国忠脑海里打转。他决定这两天一定要跟新店主碰个面,把小区里开店的“规矩”说清楚、讲明白。
  史国忠是彩虹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治保主任……但他最在意的还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站站长这个头衔。“‘民以食为天’,居民吃得好、吃得安全是头等大事。”史国忠说,2007年之前,彩虹社区的食品安全监管还是空白,但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彩虹社区已成为鄞州区“四无社区”(无食品药品制假售假窝点、无食品药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户、无食品药品违法宣传广告、无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建设中的优秀示范社区。
  2007年,鄞州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创建“四无社区”活动。那一年,史国忠成为彩虹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的主要负责人,并着手创建“四无社区”。对于一个人口约7400人的老旧小区来讲,要想把社区内每家店铺的底摸清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店铺早开晚关,有些却早歇晚开,还有一些时开时关。史国忠带着协管员们起早贪黑上门了解情况,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才把社区内32家小餐饮、小超市等梳理了一遍。结果发现,不少商铺尤其是小餐饮店普遍存在证照不齐、超范围经营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谈何容易。史国忠说,老旧小区存在着商铺流动性大、人员混杂等问题,他们一次次上门督促商家补证、整改,但一些商家不是跟协管员“打太极”就是玩“躲猫猫”,以至于首次“四无社区”创建评选中,彩虹社区名落孙山。第二年,史国忠调整思路,对社区里几家不愿领证的商铺,采取“人盯人”战术。每天一上班,他就认准一家商铺上门做店主的思想工作。有些店主推说不懂办证流程,史国忠就主动陪店主到相关部门跑证,直到所有证照全部领齐。就这样,“老大难”们被逐个击破。2008年,彩虹社区顺利通过“四无社区”验收。“四无社区”创建好了,该如何避免“回潮”?史国忠召集社区各楼道的楼长开会,制定了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管理办法:发现任何可疑的食品安全隐患,楼长须及时上报;各商家店铺有经营变动的,楼长也要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备,以便督促新店家办证;史国忠还代表社区与辖区内的小餐饮、小超市每年签订一次食品安全责任状。在这样层层把关之下,这些年彩虹社区杜绝了无证无照经营,流动摊贩也不见了踪影,商家都自觉自愿配合管理。
  2009年下半年,史国忠接到群众举报,说社区一车棚内有人加工、销售死毛蟹。他立刻与协管员到现场察看,确认无误后及时与相关执法部门取得联系,一举捣毁了这个地下加工点。此举不仅受到社区居民的夸赞,还得到鄞州区食品安全部门的充分肯定。
  食品安全协管员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前沿哨兵。如今,史国忠最大的心愿就是保证社区居民的菜篮里、饭桌上都是安全可靠的食品。 周南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