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种植业

走基层 问灾情 心连心 送服务

省种植业管理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本报记者 王美华
  对高温干旱最为担忧的当属农民朋友,尤其是位于山区的水稻种植户。8月上旬的一天,省农业厅粮食领域首席专家孙健研究员带领的省种植业管理局党员服务小分队,冒着酷暑,来到临安市天目山镇肇村和锦城街道新联村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查看高温干旱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开展技术指导。这是省种植业管理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幕。
  记者了解到,按照省农业厅党组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的统一部署,省种植业管理局及时召开局班子和支委会议,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研究“三思三悟”警示教育、“三进三联”走亲连心和“三提三树”清风正气等专题活动工作方案,并制订工作计划表。
  实践活动的头出重头戏是建立支部结对帮扶联系点。省种植业管理局将该局科技特派员所驻的文成县峃口周山下村党支部和粮食生产重点村临安市天目山镇肇村党支部作为支部结对帮扶联系点。由省种植业管理局局长成灿土和厅粮食领域首席专家孙健带队,赶赴两个结对村开展帮扶活动。同时,该局还组建粮油、茶桑、果蔬、特产、耕肥5个技术服务小分队,走出机关,服务基层群众。
  在临安市查看旱情后,孙健研究员马上开出“良方”。他指出,持续高温天气,容易导致单季晚稻花粉败育、授精受阻,造成空秕率增加,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影响产量。农户可采取及时灌深水降温、科学施用保花肥、根外喷施叶面营养肥、合理追施粒肥等措施,减轻高温热害。同时,要注重加强高温环境下病虫害防治,保护水稻稳健生长。专家的一席话,给广大种植户吃下了“定心丸”。
  小分队还先后走访了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在诸暨市十里坪粮食生产合作社和浙江东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举行座谈会,了解两家生产企业的实际困难、需求和建议。实地考察了金华寿仙谷铁皮石斛精品园区,听取基地建设及“铁皮石斛产地准出质量追溯信息系统”应用情况介绍,对系统操作、网页运行、系统数据、程序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沟通交流和指导,并针对基地信息采集硬件设施、生产管理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确保铁皮石斛产品安全安心,为我省铁皮石斛产业提升发展树立良好典范。在富阳渔山粮油专业合作社、杭州三叶蔬菜有限公司富阳分公司、富阳林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登新城水果专业合作社等生产基地,小分队认真听取了基层提出的解决技术贮备、充实技术人才,加强政策扶持、农业灾害保险、农业气象服务等要求,了解农田地力培肥、新造农田利用、新垦耕地发展农业产业等情况,并对耕地质量建设,尤其是新垦造耕地后期管护、地力培肥以及当前农业抗旱提出了对策建议。
  据统计,7月份以来,省种植业管理局干部职工下基层服务97人次。尤其是7月中下旬以来,针对连续高温干旱对我省农作物带来的灾害影响,该局组织技术专家30多人次分赴全省21个县(市、区)指导一线抗灾工作,足迹遍布松阳、缙云、东阳、磐安、浦江、衢江、江山、龙游、绍兴、临安、新昌、嵊州等地。同时,及时研究制订了《当前农作物抗台救灾及灾后恢复生产措施》,通过农民信箱发送给11个市,并在浙江信息网上发布,指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恢复正常生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