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公布2013年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情况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比2010年增加4.5%,体育健身日趋生活化,但年轻人中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呈下降趋势。在体重方面,与2010年的数据相比,总体体重平均增长1.12公斤,其中,20-39岁年龄段城镇人群体重增长最多,为1.92公斤。
调查显示,体重超重、肥胖人数比例分别为34.4%和12.7%,城镇人群的肥胖率超过乡村,但超重率相同。各年龄段人群的肥胖率分别是:20-39岁人群为11.1%,40-59岁人群为 14.4%,60岁以上人群为13.5%。
国家体育总局于2013年5月中旬开始在北京市、吉林省、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等10省(区、市),对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及体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填写和体质测试两部分,涵盖日常体育健身行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28项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比例达到32.7%,与201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提高了4.5%。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健身活动的参与度有所提高,有49.2%的人参加过体育健身活动。其中城镇居民比例为59.8%,乡村居民比例为35.6%;男性比例为50.2%,女性比例为48.2%。
数据显示,每周参加一次体育活动的人群比例接近参加体育活动总人口的80%。而且坚持一年以上的人数明显增多,60岁以上人群将近一半坚持参加体育活动5年或以上。
与此同时,本次调查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居民体质状况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是不同年龄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比例随年龄增长呈现“马鞍型”,即在20—39岁期间,随着年龄的增大,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人数比例呈现降低趋势;40岁以后,随年龄增大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比例增加。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表示,这一方面反映出当前年轻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大;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自己还年轻,还能熬夜,顾不上健身,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年轻时拼命挣钱,年老时拼钱挣命”,这是非常错误的方法。他认为,健身其实很简单,不需要那么多条件,有时一根跳绳就已经够了,这主要还是健身观念问题。
(据人民网 马剑 刘硕阳/文2013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