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自7月以来,副热带高压就像恶魔牢牢控制我省,不肯挪窝,全省气温居高不下。在连续多日超过40℃之后,一直亢奋的副热带高压终于冷静下来。据省气象台监测,从8月14日起,全省各地最高气温大多降至40℃以下,沿海地区的最高气温在35℃以下,其它地区为36℃-38℃,省气象台也于8月14日解除了高温橙色预警。
高温天气缓和了,可旱情短期内仍难以明显缓解,我省大地继续喊“渴”。省气象台于8月14日发布今年首个干旱橙色预警信号:受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我省各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将进一步发展,重旱范围可能继续扩大。据气象专家介绍,我省的干旱预警分为橙色和红色两级。橙色预警的含义是,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红色预警的含义是,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同样告急的还有森林防火。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让森林火险持续位于最高等级。8月14日,省政府森林消防指挥部紧急颁布禁火令,规定即日起至8月底为禁火期,林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我省的森林防火期一般固定在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而在8月份全省全面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这在我省历史上是首次。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能下雨?省气象台最新中期预报显示,未来一周东南沿海地区云系较多,有时有阵雨或雷雨光顾,其他地区仍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午后局部有雷阵雨;日蒸发量也将从6-8毫米下降为3-6毫米。虽然气温回落,雷阵雨天气有所增多,但大范围明显降水过程仍不会出现,全省各地出现的严重旱情短期内难以明显缓解,部分地区甚至还会加重,各地仍需继续做好抗旱工作。
为缓解当前旱情,我省各地抓住一切有利条件,积极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据统计,自7月28日至8月16日8时,全省共有46个市、县(市、区)政府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44轮次,累计受益面积7.81万平方公里,估算累计增水2.94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