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喷灌滴灌双管齐下

北仑节水农业高温天大显神威

  这个夏季对农民来说,除了要忍受热的煎熬,最要命的还是如何应对作物缺水问题。“看着不断下降的河网水位,再抬头看看天空,没有一点下雨的迹象,不知道这点水还能撑多久!”不少农户望着刚种下去不久的单季稻,一脸无奈。而对于宁波市北仑区用上喷灌滴灌设施的农户来讲,受到干旱影响则轻多了。
喷灌滴灌,用水省一半
  早上8点,北仑现代农业园区正枫堂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里,负责灌溉的小工打开阀门,浇灌铁皮石斛大棚。从喷头里出来的水不停地打转,覆盖半径有四五米,7分钟后,关上阀门,这个3亩面积的大棚里所有铁皮石斛苗床都已经浇透。基地负责人李忠说:“如果没有喷灌,只靠普通水管,不仅可能冲刷掉覆盖在表层的基质,而且水的损耗很大。使用喷灌可以节水一半,而且节省人工。”
  沁香园同样位于农业园区,园内种植着葡萄、猕猴桃和各种苗木。去年,园主花了10万元,给60亩地装上了节水装置,包括泵房、管道、铺设在地面的滴灌设施和距离地面1.5米高度的喷灌设施。“现在隔天浇灌一次,采用分片区浇灌,一片区一次浇灌30分钟,一般3个小时就可以完成60亩土地的灌溉。而原先是用水泵将附近河里的水打上来全面积灌溉,用水量很大。”园内的工人告诉笔者。
  这套节水设施可以使喷施更加精准,用水量减少了一半多,灌溉用电的费用也节省了,另外,由于可以控制喷水量的大小,减少忽大忽小对瓜果带来裂果、甜度低等问题,提高了瓜果的品质。“经过核算,这套系统节水、节电、节人力,一年至少节约生产成本2万多元,5年就可以收回设备成本。正常来说,这套设备一般可以使用8-10年,政府还给予一定的补贴,长远看,还是很划算的。”沁香园负责人表示。
推广节水农业是大势所趋
  据悉,目前农业上所用的节水设施主要是喷灌和滴管。喷灌是用专门的管道系统和设备,将有压水送至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洒到作物叶面的灌溉方法,而滴管是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喷灌和滴管最大的特点就是节水、省工。”北仑区农机总站副站长陈俊杰介绍说:“与传统的全面积湿润的地面灌溉相比,滴灌只以较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部分土壤,属于局部灌溉技术,而喷灌主要用于蔬菜、花卉以及葡萄等作物,使用喷灌可以很好地冲掉植物茎叶上的尘土,有利于植物呼吸和光合作用。另外喷灌对土壤不产生冲刷等破坏作用,从而保持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多孔,通气性好,因而有利于增产,特别是蔬菜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据悉,目前北仑区喷滴灌覆盖面积在五六千亩左右,主要用于茶叶、花卉、葡萄、猕猴桃等作物。陈俊杰说:“从去年开始,北仑区对通过验收的喷灌和滴管的补贴从每亩200元提高到300元。花木是北仑区最大的农业产业,但是使用喷灌、滴管设施的农户还是比较少。很多农户灌溉时,直接抽水全面积灌溉,这中间水的损耗是极大的,遇到像现在这样的旱情,多节约一点水,意味着少一分损失,因此,喷滴灌的推广对整个节水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大势所趋。”
北 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