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服务

高温下的努力

——我省农口系统全力抗旱服务农民

  □本报记者 王美华
  今年7月份以来,持续不退的高温干旱考验着我省的农林渔业生产。为了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我省农口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走基层、问灾情、出点子、送服务,千方百计指导群众抗旱夺丰收。
农 业
  【抗旱镜头】 在嵊州市下王镇泉岗村的前岗辉白茶叶基地,1000多亩的茶园遭受旱灾,大片大片的茶树叶子被晒焦。为了减少损失,茶农们积极生产自救。一位茶农说,茶树都在山上,很难抽水灌溉。“现在能做的就是等气温略降后,施入专用的肥料,等新一批的芽叶长出来。”嵊州前岗辉白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俞芳华说,他们已引入烂田湾水库的水源,给茶园抗旱救急。
  针对罕见的连续高温干旱,省农业厅及时启动农业自然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发动全省农业部门切实做好应对高温干旱工作。该厅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判灾情趋势,全面部署农业抗旱救灾工作。建立旱情灾情日报制度,坚持上下联动,全面开展抗旱救灾和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日前,省农业厅领导带领专家组分赴富阳、象山、鄞州、衢江、常山、松阳、缙云、东阳、磐安、浦江等地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截至8月5日,各地农业部门已组织490个救灾服务组、农技“会诊团”共319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抗旱指导,举办救灾技术培训班9977人次,分发田间管理技术资料10.9万份,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发布信息118.2万条,有力推进了各地农业抗旱救灾工作的开展。
  省农业厅还加强与气象、水利、电力、石化等部门联系,协调抗旱用电、用油问题,做好种子、农药、消毒药品、农机具等农业抗旱救灾物资的供应和调配。截至8月5日,全省各级政府已安排救灾资金3508万元,组织调用农机设备5.8万台(套),救灾投入防疫设备1835台(套),准备储备种子7370公斤、救灾农药260公斤。
  在“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的原则下,各地农业部门指导农民及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提早做好玉米、大豆等旱杂粮或蔬菜的改种补播准备。杭州市对于绝收的农作物,及时做好补种、改种抗旱能力强、生育期短的品种安排,同时安排了300万元抗旱救灾资金;下达“秋淡应急生产计划”以平抑菜价,确保高温期间杭州每天上市叶菜120吨以上。
  目前全省已改种或补播粮食1.8万亩,补种蔬菜3.3万亩。各地植物疫情测报站切实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畜牧兽医系统组织开展养殖环境消毒,消毒畜禽栏舍面积153.7万平方米,指导养殖场户采用机械通风降温、开门窗自然通风、搭建遮荫棚遮荫降温等措施做好消暑降温工作,并调整畜禽日粮结构,提高饲料粮中蛋白质比例,适当降低能量水平。
  高温干旱还在持续,省农业厅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全力做好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对各种作物的抗旱措施进行分类指导。各级植保部门加强水稻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对畜禽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和免疫,严防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渔 业
  【抗旱镜头】 最近一段时间,清晨5点刚过,平湖市林埭镇祥中村的水产养殖户范云林就来到养殖基地,他要趁着凉爽,给80亩白对虾换水。这段时间虽然酷热难耐,但像老范一样的水产养殖户都是这样忙碌着。
  7月份以来的持续高温,导致养殖塘水位下降,水温超过了养殖生物的生理极限,鱼类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此时又值养殖生物生长旺盛期,摄食量大,排泄物和残饵也相应增加,养殖区底层各种有机质因缺氧分解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使水质、底质环境恶化,病原菌大量滋生,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为此,省海洋与渔业局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一是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基层指导工作。二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出应对措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及时在网站、报刊上发布高温季节可能发生的病害种类,提出了应对措施,指导防病抗旱工作。三是举办技术培训班,指导养殖工作。最近,省海洋与渔业局在衢州举办的养鱼稳粮增收工程培训班上,还就“稻田养鱼”抗旱抗高温工作进行了指导。
水 利
  【抗旱镜头】 烈日炎炎,在浙东引水工程萧山枢纽5台大功率水泵的轰鸣声中,清澈的富春江水沿着60米宽的引水河道向浙东大地悄然流去。随着富春江水流向浙东大地,浙东引水工程沿线71座水闸和泵站有序开闭,沿线河网水位普遍回升。其中慈溪、余姚等主要受水区的河网水位上升30-60厘米,有效缓解了沿线各地的旱情。
  今年旱情露头后,省水利厅就迅速进入防旱抗旱状态。省防指于7月26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防旱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并于29日上午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7月30日,省防指召开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暨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对防旱抗旱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据统计,出梅时全省大型水库蓄水量较入梅前增加了31亿立方米,为抗旱提供了水源。水利部门加强调度管理,严格控制水库河网蓄水供水。
  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工作也随之启动。乌溪江引水工程已向金华供水400多万立方米;各地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加强水库科学调度,开源节流并重,积极做好防旱抗旱工作。常山县及时抢修已损坏的堰坝、渠道及田间灌溉设施,对沿江的机电泵站进行维修保养,对全县水库制订切实可行的用水计划,实行统一调度。松阳县千方百计协调水库资源,发挥园区喷灌设施优势,开展茶园抗旱。
  据省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我省仍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省水利厅将进一步加强防旱抗旱工作的组织指导。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活水、后库水,先地表、后地下,保重点、顾一般”的原则,强化用水管理,精心安排、科学调度和使用好现有的水量。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防台风侵袭,严防旱涝急转。
林 业
  【抗旱镜头】 近日,在临安市太阳镇武村村经济坪一片500多亩的山核桃林地里,林道路边上,红绿电线从村头拉到了山脚,一根根长长的白色水管从山沟向山上延伸。林农汪洪生在他的4亩林子里浇水,林农吴春才已连续三个晚上都待在山上,连夜给树浇水。临安市林业局派出的山核桃抗旱小分队,冒着高温现场指导。小分队队员丁立忠查看了树叶枯萎及落果情况后告诉林农,现在抗旱的主要办法就是给山核桃林浇水以补充水分。9、10月份要加强后续管理,为明年的山核桃树健康生长打下基础。
  7月份以来,高温旱情对我省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我省林业系统积极应对,认真组织开展林业防旱抗旱工作。
  8月2日,省林业厅作出林业防旱抗旱工作部署,并在浙江林业网进行公告,要求各地全面落实《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切实抓好森林火灾防控,积极开展林业生产抗灾自救,确保各项抗旱措施落到实处。
  省林业厅领导带队对8个市的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及林业科技特派员派驻乡镇开展督查指导。同时,该厅还组织3个工作组,分赴杭州、温州、丽水等地林区山头地块指导抗旱救灾。许多重灾县也都成立了抗旱服务队,奔赴一线开展技术服务。诸暨市林业局成立抗旱保苗工作领导小组,分片包干,重点加强苗木抗旱技术服务。开化县林业局在成立抗旱指导组的同时,要求驻村干部和林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做好抗旱救灾服务,保障林业资源不受危害。
  为了实现科学抗旱保苗,省林业厅在浙江林业网及时公布了《林业抗旱抗高温技术措施》,分类指导种苗、新造林地、经济林、古树名木、城市绿化等方面抗旱措施。衢州市结合实际,制定了新造林地、珍贵树种基地、苗圃地与城市绿化带的抗旱管理措施。新昌县开启了自动喷灌系统,对城乡绿地实现全覆盖喷灌,做到绿化措施、人员、机械“三到位”。
  高温干旱也增加了森林火灾隐患,全省林业系统全面建立防火值班制度,加强森林火灾防控和火灾隐患排查,强化应急处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