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杭州、宁波、嘉兴等地纷纷开始探索应用全自动、智能化农机设施装备,最新的农机技术逐步为种养业大户所接受,劳动强度和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轻点鼠标能种田
近日,建德市全国种粮大户王建坤与杭州某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搭建2600亩智能水稻精量生产工程技术平台,基本完成水稻智能化、机械化精准种植模式架设,这是建德市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智慧农业”中的首次探索。
据介绍,应用于“智慧农业”的物联网架构,可以按物联网感知层、物联网网络层和物联网应用层3个层面来设计。感知层相当于人体的皮肤和五官,主要用于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包括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等。网络层相当于人体神经中枢和大脑,主要用于信息传递和处理,包括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网络、物联网管理中心、物联网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应用层相当于人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是物联网与行业专用技术深度融合。“你别小看这些传感器,它的作用可大了,装上它,土壤缺水会警告,缺肥了也会短信通知你。”王建坤介绍,传感器主要是对农业生产的现场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如果水分太少,电脑将预警,得到信息后,管理人员轻点鼠标即可及时对稻田进行灌溉,节约水资源。安装在土壤中的传感器可对该区块的土壤成分进行数据分析,以便比照作物生长营养需求,对所需肥料进行科学配比,缺什么肥料,就补充什么肥料。“虫情监测”是该物联网应用层一大亮点。王建坤介绍说,水稻出现病虫害以后,农技专家可以方便地从远程端登录系统进行诊断,精准地确定农作物病害,并给出最合理解决方案。“以前种2000多亩田要好几十个劳动力,农忙时候根本雇不到人,2011年在农机部门指导下完成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节约不少人工成本,现在运用物联网后,就更不用担心用工问题了。”王建坤介绍说。
凡事只有快人一拍,方能胜人一筹。“我相信,物联网水稻种植技术大有可为,潜力无限。”对于未来的发展,王建坤信心满满。可以预见,在不久将来,物联网的推广和普及必将会给农业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拧拧开关巧施肥
在上虞市章镇镇大钱村的龙浦葡萄基地,一串串大而饱满如黑珍珠的“夏黑”葡萄、晶莹剔透的“香甜翠玉”葡萄挂满了葡萄棚架,非常诱人。这里的150亩大棚葡萄基地全部装上了管道施肥装置,在一处200立方米的沼液池旁,只要拧开水泵边的开关,池中的沼液就能通过管道汩汩地流进田地,浇灌到大棚葡萄上。“省时省力还省成本。”该基地负责人钟光辉说,他的葡萄园是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一直使用猪粪等有机肥。2011年,他看到沼液利用项目,能让施肥更便捷,便投入100多万元实施项目建设。
沼液利用第一年,就让钟光辉尝到了甜头。以一亩地来讲,用30元/吨的猪粪,要2吨60元,加上运输费40元,人工费20元;改沼液后,沼液是免费的,运2吨只要运费30元,沼液有机肥成本仅是猪粪肥成本的25%。“去年,来葡萄园观光采摘的游客都说,葡萄更甜了。”钟光辉说,用沼液后,葡萄甜度提高了1-2度。沼液灌溉设备安装到位后,使得施肥更加准确、便捷,同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今年,章镇香猕红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叶建根也加入沼液利用项目的行列中来。在他的300亩猕猴桃基地,长方形的200立方米沼液储肥池已建好,沼液输送管道全面铺设完成,总投资300多万元。“现在只剩水泵及沼液运输车购置了。”叶建根说,各猪场沼液大量供应,到时只要拧拧开关,就可以轻松地给猕猴桃输送营养肥。
视频监控管质量
在临安市锦城街道翠浪路的锦昌蔬菜直营配送店里,来买菜的“马大嫂”们发现了一样新鲜玩意:店内墙上挂着个液晶电视,但放的不是电视节目,而是100公里外山地蔬菜基地的即时视频——成片的小尖椒、芦笋、番茄看起来颜色清丽、模样鲜嫩,基地工人正在采摘。
买菜的市民通过何种方式了解蔬菜质量安全?临安锦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推出一个好办法——在菜地里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市民可通过视频直播实时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这是临安首个开通远程视频监控的蔬菜种植基地。
锦昌公司有山地蔬菜基地500余亩,落户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清凉峰镇九都村,交通、农电、通讯等都十分便捷。基地沟渠、道路排布合理,绿树成荫,拥有6000平方米的集约化育苗中心、5.5万平方米的单体大棚以及全园配套的微喷滴灌设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蔬菜冷藏保鲜库、直销门店和配售中心也配备齐全,现代化程度较高。
在基地,蔬菜大棚四周十分干净,杀虫灯遍布道路两边。钻进蔬菜大棚,抬头就能发现,大棚上方有一个探头,“注视”着整棚蔬菜。“这是360度高速旋转球式监控器,整个大棚它都照得到。”基地负责人吴林土介绍,“不仅大棚里有探头,整个基地还有很多探头,这其实是一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它们将蔬菜的栽种、浇水、施肥、除草、采摘等生产过程实时记录下来,然后实时传到直营配送店以及部分客户单位,顾客可以随时观看蔬菜生长情况。”
据悉,这套监控系统投入十几万元,从今年5月开始安装,目前已在基地和大棚内安装20个不同类型的监控探头。在该基地电脑操作房,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电脑屏幕上就显现出20个监控点的画面,蔬菜生长、采摘情况一目了然。任何人都能轻松操作监控画面的自由移动以及拉近和推远,看到蔬菜基地实况实景。“我们使用的是有机生产方式,用防虫网和杀虫灯来代替农药,用土肥和有机肥来代替一般的化肥,所以蔬菜的品质和口感都特别好。但光说没用,眼见为实,那我们就给消费者一个可以如实看到全程农事记录的渠道。”吴林土说,顾客若想在家中或办公室随时了解蔬菜的生产过程,只要获得网络接入地址和密码,就可以观看视频。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