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兴是武义县王宅镇岩宅村的一位普通农民,正是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却在食用菌产业上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成为当地带领群众致富的“状元郎”。十多年来,他从家庭式小菇棚生产起步,到成立年产值超千万元的食用菌产业组织;领头组建的武义县兴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菇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近几年来,该合作社为菇农提供食用菌菌种20万余袋,栽培食用菌520万筒,销售食用菌2000多吨,为农户增加收入480万元,被授予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称号。高文兴本人也先后获得武义县享受政府津贴优秀人才、金华市劳动模范、省十佳订单农业经纪人、省百名突出贡献农村经纪人和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
敢为人先,率先投身食用菌事业
高文兴1987年初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武义县王宅镇岩宅村。像许许多多没有考上大学的青年一样,他也曾失落过、彷徨过。但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断地加强学习,勤奋努力,在农村照样能有所作为。一次偶然的机会,高文兴从报纸上看到一条关于种植食用菌的信息,如获至宝。在查阅了大量资料,深入了解食用菌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后,他决心用食用菌这把“钥匙”打开致富之门。
他带着求知的欲望,带着创业的企盼,带着致富的憧憬,只身一人到外地求学拜师。学成回来后,高文兴便马不停蹄地在自家承包田里搞起了小面积的食用菌栽培试验。在发菌的30个日日夜夜里,他几乎24小时全天候呆在棚里,生怕有一丝疏忽,导致出菇试验失败。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一个小棚当年就产菇5000多公斤,纯收入2万多元。首次创业的成功,增添了他种植食用菌的信心,翌年规模很快扩大。就这样,高文兴成了王宅镇第一个成功种植食用菌的人。
古道热肠,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高文兴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门路,但没有忘记那些致富无门的农民。对种植食用菌的“绝活”,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十几年来,他每年要举办3-4期食用菌免费培训班,累计培训农民321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多份。
随着食用菌种植规模的扩大,新的问题来了——销路不畅,价格下跌,食用菌种植成了无利可图的产业。高文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解决菇农的后顾之忧,他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先后奔波于杭州、上海、无锡、常州等城市,开辟食用菌销售市场。这些年来,经过他的手销到全国各地的食用菌多达8600多吨。
创业的成功,并没有让高文兴停下脚步。他知道,只有与广大农民紧密地联合起来,形成规模,创出品牌,才能更好地抗御市场风险,在市场中站住脚。2004年5月,高文兴着手组建武义县兴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他的牵头下,一个集生产、经营、初加工、购销于一体的合作社正式挂牌,他被推荐为理事长。当了“官”的高文兴,更忙碌了——为合作社注册了“武川绿谷”商标;一座面积为600多平方米的冷藏保鲜库投入使用;一个个新产品相继问世,并进入超市……
如今,当你走在武义县岩宅、陶宅、杨店等食用菌专业村的村道上,走进那些丰收在望的菇棚,只要一提起高文兴这个名字,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高文兴是一个好青年,是他带领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张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