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发达国家“蓝领”收入知多少

  澳大利亚:“蓝领”不差钱
  在澳大利亚,工人不差钱,平均每周周薪是1229澳元,差不多有7000多人民币,这在当地都算中上等收入。而澳大利亚的“白领”平均周薪只有1085澳元。
  由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有限的人口无法满足大量体力劳动的需求,因此这也导致了工人奇缺,澳大利亚政府甚至对大量外国劳动力开绿灯,允许他们以工作签证的形式来澳大利亚工作。一直居高不下的用人需求导致了工人的工资水涨船高,特别是近几年来蓬勃发展的采矿业,一些大型矿业公司经常会开出动辄15万-20万澳币的年薪招聘采矿技工。这一高薪已经让很多悉尼和墨尔本的“白领”为之心动,他们脱掉领带和衬衫,穿上工作服纷纷奔赴西澳矿场。
  日本:“蓝领”素质不低
  日本近年来经济发展迟缓,尽管今年前几个月呈现上升态势,但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外来的廉价劳动力也威胁到本地技术工人。
  总体上,日本“蓝领”、“白领”的平均收入差距并不大,不少“蓝领”甚至还要比“白领”收入更高,特别是一些有技术的工人。在日本,高级技工在“蓝领”中所占的比例是40%左右,工人的普遍职业素质不低,他们钻研技术,支撑着日本的制造业。有些中小企业甚至只有几个人,却在生产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零部件和产品,它们被广泛用于汽车、飞机、军工制造等领域,一旦停止供应就可能导致一个产业链的中断。
  日本人非常重视体力劳动,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到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学习劳动。每一年对孩子们向往职业的调查中,木匠都排在前列。但是近年来,大量就业机会转移到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日本国内也大量使用临时工和短期的外国工人,使日本“蓝领”的生存压力增大。很多有识之士呼吁不能让日本的制造文化丢失。日本中小企业经营者福利事业团还设立了一所制造大学,这座大学不同于普通的大学,注重设计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掌握专门的技术和制造技巧,以保持日本高质量产品的未来。
  英国:“蓝领”整体收入可观
  英国的建筑工人、水管工人等“蓝领”阶层收入按小时计价,整体上非常可观。
  就英国公司的工资体系,不管是“蓝领”和“白领”,都是根据工作的价值决定其基本工资,而全年的工资形态则是基本工资加奖金和日常补贴。由于在英国人力成本比较高,因此不少行业的“蓝领”薪酬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目前随着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学习一技之长,用以之后的安身立业。数据显示,拥有国家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平均年薪可以达到2.4万到2.6万英镑。不仅如此,在英国,大多数人都会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一些工人的工作也许就是超市的送货员、售货员或者建筑工人等,但是在下班之后他们还是会换上自己的衣服,开车去和朋友聚会或者去酒吧聊天、看球,大家也不会因为他们是体力工作者而有看不起的想法。
  德国:注重职业培训
  德国工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专业,另一类就是自由职业,包括各种各样的零工。他们都要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或者是学徒,时间大概在三年甚至更长。德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有着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在人员培训方面堪称世界一流,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所以德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也比较高,尤其是手工活、技术活,通常都是按小时计费。比方家里的水龙头坏了请水电工换一下,或者房顶漏水请泥瓦工修一下,账单通常会在三位数,所以很多德国人宁愿自己动手,轻易不去请人。
  在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当愿意吃苦卖劳、风吹雨打的工人少了,他们的身价自然就提高了。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每一行都有各自的不易。比收入、比福利,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维度。我们希望每个行业的人都能得到幸福、赢得尊敬。
(据中国广播网、中国之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