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舟山金枪鱼加工遭遇“成长的烦恼”

  近年来,舟山市鱿鱼出口持续低迷,作为新兴产业的金枪鱼加工开始得到水产企业的青睐。去年,该市水产企业加工金枪鱼近6万吨,实现产值约11亿元。今年一季度,舟山市出口金枪鱼产品1.29万吨,出口量首次超过鱿鱼。泰国、以色列、西班牙及部分美洲、非洲国家是金枪鱼产品的主要消费国。目前,舟山市共有15家企业从事金枪鱼生产加工,年加工能力在11万吨。
  金枪鱼加工、出口整体形势向好,利润颇丰。但产业发展背后,也存在着精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短窄等问题,金枪鱼加工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是何原因制约了舟山金枪鱼加工业
  据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外经外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近年来舟山市金枪鱼生产线的建设、投产情况,全市金枪鱼年加工能力应该达到15万吨,但如今只有11万吨,其中一些因素制约了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
  原因何在?
  首先是原料供给问题。远洋自捕和贸易进口是金枪鱼原料供给的两大主要来源,目前舟山市从事金枪鱼远洋钓捕的渔船只有29艘,分属于5家不同的水产企业,也就是说,除了这5家水产企业具备了远洋自捕金枪鱼能力可以自给原料外,其余企业均需通过贸易方式进口原料。“但现在每年进口到舟山市的金枪鱼原料不到3万吨。”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外经外事处处长陈斌说,原料获取量不足,制约了企业产能的扩大。
  据调查,受海洋资源日益衰退和远洋捕捞能力限制,出口企业争相收购原料,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抢购囤积原料的现象,原料价格由此“水涨船高”。价高者得的局面致使大企业加工成本持续增加,小企业因无力收购原料停工停产。
  其次,欧债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国外消费者的购买力明显下降,这对金枪鱼加工企业的生产和出口也造成一定冲击。
  有资料显示,舟山市的“近邻”宁波现有“丰盛”、“佳必可”、“今日”、“蛟龙”等数家以进口金枪鱼、鲣鱼为原料的罐头加工企业,去年,宁波市金枪鱼、鲣鱼的罐头加工出口达2.23万吨,出口创汇1.176亿美元,成为该市首次出口突破1亿美元的单一产品。
  截至目前,舟山除海力生集团配备罐头生产线可直接生产金枪鱼罐头外,其余水产企业出口的金枪鱼产品基本上是半成品,需再到国外进行罐装加工,高额的利润最终被国外客户拿走。
  据舟山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去年,舟山市进口鲣鱼、金枪鱼原料2678.4吨,今年第一季度,出口原料9000余吨。半成品和低值原料型产品出口仍在继续,揭示了舟山市金枪鱼产业精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短窄的现状。
转型升级关键在于“走出去”和“引进来”
  舟山市金枪鱼加工产业附加值低,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微笑曲线中占据有利位置,是加工企业急需攻克的难题。
  “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走出去’和‘引进来’,发展远洋捕捞、加工、贸易全产业链。陈斌说,“走出去”就是要在海外渔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建设基地,借以提高金枪鱼远洋自捕能力。目前舟山市正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马尔代夫等国家就小型金枪鱼围网和竿钓项目开展合作,其中海力生集团已于去年4月获省商务厅批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投资建设金枪鱼加工基地,从事金枪鱼鱼柳及罐头的加工和销售,预计年处理金枪鱼能力在1.5万吨,年产值7397万美元。
  “引进来”则是要将国外的金枪鱼资源运回国内。陈斌指出,目前舟山市远洋捕获的金枪鱼不少都通过海上贸易直接卖给了台湾和日本,产品附加值没有开发出来。未来,舟山市要打造国内最大的金枪鱼供应基地,并争取吸纳全国的金枪鱼资源从舟山口岸输入。
  为此,浙江平太荣远洋渔业公司已在普陀区展茅街道建设了2000吨容量的超低温金枪鱼冷库,近期该公司还规划在秀山岛建设占地300亩,集超低温、熟肉、罐头为一体的金枪鱼精深加工基地。西码头也正在规划建设一个通畅便捷的金枪鱼输入口岸通道。“目前,已经改造了一个3000-5000吨级的金枪鱼专用卸货码头。近期,还将新建一个万吨级码头。”浙江平太荣远洋渔业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汪超群 张 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