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农民信箱

产品销路不畅,每月亏本2万多元,已养了4年鸽子的他,每天愁容满面

谁来帮帮建德养鸽农户吴忠义

  •   连续的炎热天气,挡不住他找产品销路的脚步——这些天,建德市杨村桥镇绪塘村养殖大户吴忠义夫妻俩,每天一大早就将30多只肉鸽运到新安江桥东批发市场与程周坞临时菜场销售,可买者寥寥,即使保本销售,将售价降到每只25元,比去年足足低了10元,一个上午也只能卖出五六只。受前段时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吴忠义养殖的肉鸽市场销量降到了4年来的冰点,月销量还没有去年一个星期多。
      2009年,在外地做了十多年水果生意的吴忠义,得知萧山女婿的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种鸽,走上了致富之路,于是他与妻子一合计,利用做生意积累的资金,一口气投资40多万元,在家里建起了面积约5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并从外地引进近2000只种鸽,开始了养殖之路。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夫妻俩的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养殖的鸽子羽毛发亮,肉质鲜美,颇受市场欢迎。为此,吴忠义还在建德新安江、梅城、杨村桥、下涯等地设立了7个销售点。去年,每只肉鸽售价35元,鲜蛋每个5元,养鸽净收入5万多元。这让夫妻俩对未来的养殖充满信心。
      然而,今年3月以来,吴忠义的鸽子开始滞销,除了原先几个代销点停止代销外,自己每天运到各个市场的鸽子也大多无人问津。这对他的打击不小。
      吴忠义说,一只种鸽每年要孵6-8窝,每窝孵两只。如今,他有大小鸽子6000多只,其中5000只种鸽每天要产100多个鲜蛋,除少量现卖外,多数用来孵化小鸽子。受禽流感影响,肉鸽与鲜鸽蛋滞销,即便卖掉也几乎无利可图,算下来,每月至少要亏本2万元。
      吴忠义说,自己养鸽子如养土鸡一样,用的都是土办法,饲料以玉米、高粱、豌豆等为主,养出来的鸽子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禽流感之前很受市场欢迎,供不应求。他还说,经过4年的实践与摸索,养鸽子也成了他的一种乐趣,如果放弃养殖,未免太可惜。
      因此,他希望有人帮他一把,挺过这道坎,坚守这门养殖业。吴忠义说,如果有商贩前来批发,价格可以优惠。他还留下了联系电话:(0)13456945823。
    宁文武 文/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