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技术报告》(2012卷,简称蓝皮书)对外发布。这本蓝皮书是省疾控中心对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领域有关重点或热点问题的梳理,涉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感、艾滋病、肿瘤、环境污染、营养等12个方面,让人们了解现阶段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改进和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健康水平。
甲乙类传染病中,病死率最高的是狂犬病
2012年我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2种394711例,死亡258例,报告发 病 率 为722.52/10万,居全国第5位,比2011年上升6.11%;死亡率0.47/10万,居全国第26位,较2011年下降20.16%。
预计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将保持下降或持平趋势,但丙类传染病将出现持平甚至小幅上升可能,肺结核、乙肝、麻疹、疟疾等重点传染病以及细菌性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等主要流行传染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发病人数/总人口)最高的病种是梅毒(62.54/10万)、肺结核 (58.86/10万)、乙肝(33.19/10万)、淋病(25.51/10万)、痢疾(6.86/10万)。
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口)最高的病种是艾滋病(0.209/10万)、肺结核(0.183/10万)、狂犬病(0.026/10万)、乙肝(0.004/10万)、未分型的肝炎(0.004/10万)。
病死率(死亡人数/患病人数)最高的病种是狂犬病100.00%、艾滋病11.68%、新生儿破伤风 10.00%、乙脑2.78%、肺结核0.31%。
2012年报告的乙肝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41∶1,患者主要以农民为主,其中25-55岁发病率较高。
手足口病(为丙类传染病)全年都有发生,在5-7月和10-12月有两个高峰,病例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我省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4.11%。
H7N9禽流感下半年仍有复苏风险
我省于2001年10月起开展流感监测工作,现已形成由16家哨点医院和12家网络实验室(即各市及义乌市疾控中心)组成的覆盖全省各地的流感监测网络。
从2010—2012年我省流感的流行特征来看,今后我省仍会出现每年2个流行高峰,其中冬季高峰的峰值较高,夏季高峰的峰值较低。学校和幼托机构仍将是暴发疫情发生的重点场所。
2012年,浙江省累计报告流感病例290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率为5.32/10万,比2011年上升44.97%,报告甲型H1N1流感5例,无死亡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处于散发、低发状态。
专家提醒,今年4月暴发的H7N9禽流感疫情,在下半年仍然存在复苏的风险,卫生疾控部门将严密防控,做好活禽市场和医疗机构的疫情监测。
2012年浙江有179人死于艾滋病
近5年,全省艾滋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幅减缓,疫情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但处于低流行水平。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11512例,全省累计报告死亡871例。其中,2012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2786例,报告死亡179例。病例增幅2012年为15.6%,2011年为22.3%,2010年为43.2%。
性传播是浙江省近几年艾滋病疫情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其中,男男性行为传播途径所占构成明显上升。老年男性、学生等人群感染者人数增加。
免费抗病毒治疗救治政策效果显现,病死率从2008年的7.14%降至2012年的2.73%。
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快
浙江省卫生监测区监测数据显示,2007-2011年我省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为287.39/10万,死亡率178.33/10万,与全国水平较为接近。
浙江省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死亡率前5位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食管癌已成为浙江省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主要癌症。
进一步分析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发现,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上升明显的肿瘤为甲状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死亡率上升明显的为结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40岁后加速上升。
导致恶性肿瘤的5种行为危险因素为高体质指数(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其中吸烟是最主要的致癌风险因素。另外,感染乙肝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和生活在有致癌物质的环境中,也会增加患恶性肿瘤的比例。
需注意镉对人体肾功能的影响
省疾控中心对省内一个研究区和一个对照区开展了专项调查。通过对当地土壤、部分居民膳食(饮用水、蔬菜、稻米)中重金属(铅、汞、镉、铬、砷)含量的检测,未发现研究区和对照区受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但土壤镉负荷较高,尤其是研究区。
儿童体内重金属水平和健康效应指标的结果也未显示当地儿童受到重金属对健康所致的影响。通过对当地人群日常膳食摄入水平分析,研究区和对照区面临镉对健康影响的风险较低,但研究区需注意镉对人体肾功能的潜在危害。
贫血率有所下降
浙江省自2009年启动了铁强化酱油项目,并于2009年和2010年在6个项目点开展血红蛋白基线数据监测及铁强化酱油试点干预。2011年开展预评估,分析铁强化酱油项目干预效果。
2009年和2010年,共监测6个项目点的3-8岁儿童620人,2011年监测621人。检测结果发现,贫血率由15.2%下降到11.0%;2009年和2010年,共监测20-59岁妇女 2443人,2011年监测2459人,贫血率从25.7%下降到23.6%。
至2012年底,浙江省有24个县(市、区)启动应用铁强化酱油控制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项目。杭州市五大城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的超市都可以买到含铁酱油。
王真 江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