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五月,穿行于杭州余杭区的径山、良渚、瓶窑等镇街,一个个千亩规模的现代农业园生机盎然:良渚春溢蔬菜联合社温室大棚内蔬菜长势正好;森禾种业基地里五彩花卉香气袭人;香韵佳香草文化园的千亩薰衣草正待开放……如今在余杭,像这样的现代农业综合园已经“遍地开花”,未来3—5年内,余杭近千亩左右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将达到100余个,这是当地推进“8810行动”计划,打造农业产业集聚区的真实写照。
“我们将依托余杭农业的地域特色,通过科学布局和规划,打造一批依托产业、功能完备、经营集约的规模化现代农业园区,使其成为农业产业集聚化的重要载体。”余杭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如今,一个计划投资41.77亿元,总面积18.67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正在形成,集聚区将按照“一核、两翼、九大板块”的空间布局,以径山镇全域及与周边余杭街道、瓶窑镇相邻部分为核心区域,以西北部天目山余脉向东、南两翼呈“人”字形延伸的浅山地带为两翼,将包括138个500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其中产业类现代农业园区92个,综合类现代农业园区40个,千亩以上园区91个。
有了高标准的规划,农业发展想要摆脱小而散的困局,形成产业集聚,还得依靠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整合资源,土地整村流转是余杭区的一大法宝。“我们建立了区、镇(街)、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实现土地从自发流转向委托流转、规范流转转变。”余杭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今在当地,土地不再由村民家家户户各自流转,而是由村委会统一流转,统一价格承包给企业,并将信息报给镇里和区里备案,镇里和区里能第一时间掌握土地流入和流出的需求,便于统一规划,同时加强了土地流转后续管理服务。据悉,今年,余杭区还将完成土地流转2.86万亩。
如果说土地流转是余杭区为农业产业集聚搭建的大平台,那么工商资本的入驻就是当地为产业集聚引来的“金凤凰”。据悉,杭州绿城、中国平安集团、海宁天润布艺、上海农夫果园等一大批工商企业都前来余杭现代农业园区考察洽谈农业项目,其中已有不少企业开始入驻投资:如诸暨海亮集团就准备投资3亿元开发1200亩左右的“华东有机农业产业园”;上海农夫果园将准备建1000亩左右猕猴桃基地;海宁天润布艺集团将投资近5000万元建立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发展,带动和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去年,我们去上海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洽谈会,成功签约项目6个,今后3—5年内,这些项目总投资将达7.66亿元,将大大带动园区发展。”余杭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